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直播带货乱象频发,该正本清源了

 2023/11/12/ 00:11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江德斌

  江德斌

  最近几年,层出不穷的直播带货乱象成了热搜“常客”。原本奔着“薅羊毛”去的网友粉丝,最终却惨被“割韭菜”,维权困难。法律人士表示,不管是头部主播还是普通主播,职业素养总体有待提升。提升政府部门对直播带货的监管能力和水平,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此外,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平台、主播、商家等的规范管理。(11月9日《工人日报》)

  宇宙的尽头是直播带货,这虽是调侃,却也是现实写照,人红了就带货,已经成为普遍规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65亿人,其中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5.26亿人。由此可见,直播带货已经成为电商主流销售模式之一,拥有庞大的用户和市场规模,具有非常可观的市场前景。

  但是,直播带货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缺乏有效规制,各种乱象频发,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担忧,认为需要正本清源,加强规范管理,促使直播带货步入发展正轨。从消费者反馈的信息看,直播带货问题较为集中,主要包括价格虚高、刷单、虚假宣传、诱导消费、售后服务难等方面,其实这些是电商业的痼疾,一直都存在,而直播带货是电商行业的升级,却未能消除问题,部分问题还进一步放大了,实则也是一个遗憾。

  直播带货属于社交电商,主播依靠个人形象、人设、才华等吸引了大量粉丝,拥有不菲的流量,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实现了流量变现,让消费者、主播、平台、品牌商家等多方获益,本身是一个有价值的商业模式。但是,直播带货也是情绪化消费,很多粉丝是相信主播,被其天花乱坠的推销话术打动,或者在直播间热闹氛围的烘托下,激起了购物热情,产生冲动式消费,对商品的性能、质量等却不甚了解。

  由此可见,直播带货的销售模式,是其能够快速崛起的主因,但冲动消费埋下了隐患,加上缺乏完善的规则约束,又使得直播带货变成了“割韭菜”,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如果放任不管,将会失去广大消费者的信任,最终摧毁整个行业的根基。在直播带货已经全面普及的当下,需要改变粗放式发展、滞后式监管的现状,对直播带货行业做仔细梳理,根据问题探寻解决方案,制定完善的监管机制。

  任何一个行业,要想长远健康发展,必然要从不规范走向规范化,直播带货也不例外。对于直播带货的治理和规制,已经刻不容缓,需要进一步强化监管力量,厘清平台、商家、主播的权责边界,明确违规处罚标准,依靠法律和制度约束经营者,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引导行业去芜存菁,乃是直播带货的必由之路。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