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彪
今年国庆假期很多人出门旅游,但有的景区也出现了不文明的现象。10月5日,一段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在网友发布的视频中,有一位游客蹲在栈道上,手持白色塑料袋伸出护栏,将栈道旁的丹霞地貌的土挖出,一旁还有一名游客在观看。对此,有网友表示痛心,丹霞地貌是不可复制的珍贵地质遗迹,一旦被破坏很难恢复,并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表示批评。(10月7日《成都商报》)
据介绍,该景区内的丹霞地貌形成于侏罗纪白垩纪时期,表面由细砂岩和泥质岩构成。经专家研究考证,彩色丘陵地层的形成和诞生是以百万年为地貌单元,是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地质遗迹。这样色彩缤纷的景观,堪称是大自然馈赠人类的宝贵遗产,显然其土壤不能让那些不文明游客“挖取带走”。景区工作人员明确表示,这样的行为是绝不允许的。由于事发非核心区域,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制止,涉事游客或许仅被批评了之。
此事之所以引发网友关注,一则是因为景区地貌的特殊性,二则类似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文明旅游行为时有发生。比如,此前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曾发生多人破坏地貌事件、越野车主在四川康定亚拢沟钙化滩上豪横漂移、游客翻越栏杆踩踏黄龙景区钙化景观等。对于类似不文明行为,最终往往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2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如此轻微的处罚,相比对于特殊地貌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来说,是极不相称的。
不能不说,类似不文明行为屡禁不止,既暴露部分游客文明素质低下,也凸显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手段单一化。遏制类似不文明旅游行为,还需“多元化治理”。首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其次,治理不文明旅游行为,不能仅靠“人盯人”,还应在价值引导、规则实施、智慧景区建设等多方面绵绵用力、综合施策。比如,针对景区屡屡出现的不文明行为,有景区推出“不文明管控专席”,安装摄像头监控布防,将广播系统非现场劝阻制止和工作人员现场处置相结合;运用大数据精准捕捉有不文明行为“前科”的游客,对其进行特别提醒和监督;深入开展志愿者文明劝导活动,加强文明旅游宣传,传递文明旅游新风尚。
同时,坚持管教与依法惩治并举,让不文明游客付出更大代价。对于类似“挖取张掖七彩丹霞景区土壤”的不文明游客,除了实施黑名单制度,启动联动惩戒机制,让其“寸步难行”。有些专家还建议针对破坏文物古迹、特殊地貌等行为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让不文明游客付出更高代价。实践表明,只有让法律法规真正“长出牙齿”,提高不文明行为“违法成本”,完善景区设施与服务,加大管控力度,方可阻挡肆意妄为的脚手。
总之,遏制不文明旅游行为需要自律,更需要“多元化治理”手段,将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追责贯穿于整个旅游环节。文明旅游,你我同行。广大游客应时刻把文明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中,让天更蓝、水更绿、地更净,让文明旅游之花处处绽放。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10月08日【丝路话语】让更多“新供给”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 2023年10月08日【丝路话语】老年人“深陷主播温柔陷阱”症结在此
- 2023年10月08日【丝路话语】这样的“明码标价”既无德又违法!
- 2023年10月08日【丝路话语】花式“宠”客是发展旅游经济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