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理当严惩救护车“坐地起价”之恶

 2022/11/07/ 22:02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史洪举

  史洪举

  近日,黑龙江哈尔滨五常的张女士称,她母亲从就诊的哈尔滨肿瘤医院回拉林镇,路程大约55公里,救护车司机起初称费用不超过1200元,但半路上司机却要收费4600元,其中甚至包括300元被褥费,并威胁家属要将病人卸在路上。最终她支付了3140元。11月5日,五常警方通报称,涉事的三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救护车无合法经营手续。(11月6日《新京报》)

  在公众的印象中,救护车都是运送病人,救死扶伤的重要运输工具,具有一定的公益属性。而发生在五常市的这起救护车“坐地起价”事件,显然让被害人遭遇了“被抢劫掠夺”的恐惧与愤怒,也让公众窥视了相关行业背后的乱象。对这种毫无底线的欺客宰客行为,势必严惩重罚,让作恶者付出沉重代价。

  现实生活中,使用救护车者大多数都有运送危重病人等特殊需求。这决定了救护车与普通客车、出租车不同,具有一定的公益属性。由于具有运送病人的紧迫性和对车辆的特殊要求,一些人找救护车时基本上处于弱势地位,不可能像打出租车时货比三家,讨价还价。且虽然一些地方的救护车收费为市场调节价,但也有可供参考的标准,如哈尔滨急救中心官网公布的收费标准显示,长途护理费为4元/公里、长途转运车里程费为8元/公里。

  由上可知,很多救护车的收费本就不低,加之需求者处于弱势地位,博弈能力不足,这决定了服务提供者理当注重诚实守信,不欺不诈,更不能像强盗那样“半路宰客”。遗憾的是,一些救护车运营者不但毫无怜悯之心,反而唯利是图,将正处于危难之时,急需运送病人的家属当作羔羊那样狠狠宰割。要知道,病人和家属本就属于弱势群体,且很多人为治病早已耗费巨资,故救护车“坐地起价”的做法简直就是“伤口撒盐”。

  这种坐地起价行为,轻则属于民事纠纷中的乘人之危,消费者可以在事后要求退回多收取的费用。情节严重者涉嫌强迫交易罪。根据《刑法》,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通报可知,涉事的三人中,在王某即医院急救中心值机员介绍下,何某祥驾驶新购置的悬挂临时牌照的救护车,与其雇佣的随车护士王某睿一同转运病人。途中,王某睿以被褥费、针剂费、消毒费等名目提高价格,强迫被害人支付高额费用,何某祥以返回出发地或半路停车的方式强迫被害人支付。

  由通报的案情可知,该3人的行为妥妥的是强迫交易,且警方已经立案侦查,并对3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等待这些给弱者挖坑,侵害弱者权益作恶者的将是法律的严惩。而要想治理类似乱象,还有很多亟待改进的地方。既要严厉打击“黑救护车”现象,又应做到真正的明码标价,还有必要在救护车内装置监控设施,防止侵犯病人权益行为。进而让弱势的病人和家属感受到公平对待,而不是遭遇宰割和陷阱。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