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从“是人”还是“斯人”的热议中感受语言生命力

 2022/10/28/ 21:50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陈广江

  陈广江

  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近日,这一话题引发全网热议。10月26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回应称,该出版社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不过“斯”和“是”两个字,都表示“这”的意思。(10月27日上游新闻)

  人教社的权威回应,并未达到正本清源、一锤定音的效果,反而引发了更多更广泛的热议。在众多网友的记忆中,课本写的、老师教的、自己背的,都是“斯人”,但无论是权威教材还是《四库全书》等经典古籍,均白纸黑字写着“是人”,这种强烈、鲜明的反差令不少网友感叹“集体记忆被篡改”。

  明明在“正版”和“定论”中都是“是人”,为何几代人的记忆里是“斯人”?有人认为这是心理学上的“曼德拉效应”,即对事情持有错误的印象,也可能导致大众对历史的集体记忆与史实不符;有人归咎于长期以来的以讹传讹,特别是报纸、电视、网络等现代传播方式进一步放大了这种用字错误;还有人表示,某些版本的语文教材,尤其是各类辅导类教材,确实用的是“斯人”……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是,“是人”和“斯人”意思一样,用哪一个都不影响对文章的理解,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存在“是人”与“斯人”混用的情况。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在字词使用上也存在一定区别,若是前者,应该用“是人”;若是后者,用“斯人”,恐怕也谈不上错。此外,相较于“是”,“斯”的使用频率更高一些,比如“斯人已去”“逝者如斯”等,今天依旧保持着较高的使用率。久而久之,人们记忆中的“斯人”就代替了“是人”。

  一部千古流传的经典著作,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一个由来已久的用字差异,在互联网时代掀起一场轩然大波,既不奇怪,也不是坏事。对经典文献“勘误”是文献学研究者的重要工作之一,判断古代典籍中某个字的“对”与“错”,有时学者之间也有争议,甚至只有等到相关文物出土才能有定论。普通大众广泛参与到对古文的“勘误”之中,让原本小众化的学术研究彻底火出了圈。而这个过程,恰恰体现出汉语的魅力和生命力。

  专家指出,语言本身有生命,古文的字句、读音、语义随着时间推移、时代发展而不断改变,比如通假字、异体字现象其实就是“将错就错”的结果。不只是字形,一些字句的含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空穴来风”,古今字义正好相反。还有一些词句经常被用错,比如《诗经》里的“七月流火”,本意是指天气变凉,如今经常被误用为指称天气炎热。凡此种种,都不奇怪,也是语言生命力的体现。当然,这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学术研究者进行积极引导。

  “是人”还是“斯人”引发热议,其实也是推广古籍、普及经典的过程;公众的“较真”,也是感受我国语言文化魅力和生命力的过程。对学生们来说,经过此番热议,考试时就很难丢分了。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