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先任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走进天津多家老字号企业:有的正加速向直播带货等新销售渠道“开疆辟土”,有的则在“跨界合作”中寻到了新机遇。当老品牌、老文化、老技艺向健康精细化转型、向青春个性化转型、向智慧定制化转型,也就有了新顾客、新传承、新发展……(6月15日《新华每日电讯》)
天津多家老字号企业积极创新,是不少老字号“华丽转身”的一个缩影。《百度2021国潮骄傲搜索大数据》报告显示,国潮在过去10年关注度上升528%,2021年国货品牌关注度达到洋货品牌的3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成了“新国货”的拥趸,这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近年来的一种新的消费趋势。近年来,国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背后原因不少,比如“国货”的性价比越来越高,商家越来越“懂”国人……而一些老字号在传承中创新,解锁“国潮”,也推动了“新国货”的崛起,让人清晰看到了“国货当自强”的铿锵步伐,也让这些老字号能够紧跟时代步伐。
一些老字号在坚守传统中探索品牌年轻化转型,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的青睐,让不少老字号“老树发新枝”。比如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让故宫成了“网红”;内联升鞋业推出手游联名款布鞋;天津的一些老字号进行“跨界”尝试,或走上“云端”,参与直播带货……
不少老字号与时俱进,没有固步自封,努力跟上时代步伐,积极根据市场形势转型升级,顺应时势、转变观念,不断擦亮传承已久的金字招牌,才能避免金字招牌蒙尘、生锈,从而赢得广大年轻消费者的青睐。而老字号的金字招牌也让不少消费者信赖,能为老字号企业带来“品牌溢价”,让他们在市场上更有底气、底蕴,通过在传承中创新,这些老字号成了“新国货”赖以崛起的“中流砥柱”。
要看到,与这些积极进取、与时俱进的老字号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一些老字号或是将中华老字号的金字招牌当成“倚老卖老”的“本钱”,不再以消费者为本,产品、服务的性价比不高,或是抱着祖传的“破坛烂罐”不肯放手,不能与时俱进、积极求变,“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这些老字号已经真正“老”了。“不服老不啃老”还能求新求变的老字号才不会“老”。
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规律,不管是“老字号企业”还是“新字号企业”,都要保持不进则退的观念,练好“内功”,顺应时势,激流勇进,才可能站稳脚跟,做好“弄潮儿”的角色,也才能为“国货当自强”贡献一份力量。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2年06月16日【丝路话语】孙卓案嫌疑人被建议量刑5年,缘何“轻”声一片?
- 2022年06月15日【丝路话语】储户“被”红码,防疫权力不可滥用
- 2022年06月15日【丝路话语】多一点责任心,少玩点“家暴梗”
- 2022年06月15日【丝路话语】“钓鱼执法”反被钓:公器岂能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