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荣
12月18日下午,针对元旦、春节是否要“就地过年”的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这个问题要基于风险研判,全国不能“一刀切”,各地综合分析评估,因地制宜地出台相关政策。(12月19日《北京青年报》)
在疫情面前,“就地过年”成为防疫的一个重要措施,各地纷纷倡议“就地过年”,然而,回家过年对于一些人来说,是一种“刚需”,从这个意义上说,“就地过年”不搞“一刀切”是基于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一种科学的防疫态度,更是一种人性化态度。
2022年春运将于1月17日开始,2月25日结束。据预测,明年铁路春运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等基本出行需求仍将保持一定规模,客流量较2021年春运有较大增长,疫情防控工作面临较大考验。从防疫的角度看,更多的人实现“就地过年”,会收到很多益处。但如果无视疫情的真实情况,无视回家的需求,简单粗暴强制“就地过年”,或是以各种“软刀子”的方式阻止回家过年,则是不足取的。
“就地过年”不搞“一刀切”要严格遵守防疫规定。各地的疫情并不相同,这是一个事实。对此,国家有详细的规定。比如,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的县(市、区、旗)人员严格限制出行,遵守当地流行病学调查、风险人员排查、核酸检测、健康监测和社区防控等要求。执行特定公务、保障生产生活运输等人员确需出行的,经当地联防联控机制批准,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做好旅途个人防护,落实目的地疫情防控规定。
“就地过年”不搞“一刀切”要做好服务工作。对于刚需回家的人群,要给予足够的尊重,在符合防疫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推行有组织购票、“点对点”运送,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对于选择就地过年的,当地职能部门应该事先做些调查,充分了解哪些人群会留下过年,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活动,以“打折”“优惠”“送温暖”等形式让他们感受到就地过年的“关爱”。
“就地过年”不搞“一刀切”还需要个体配合。如果不是特别重要,就不要急于回家,支持配合“就地过年”,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
“就地过年”不搞“一刀切”需要各地真正做到“因地制宜”,以群众利益为重,不管回家过年,还是就地过年,希望我们都能够享受到一个快乐祥和的春节。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12月20日【丝路话语】因为一个“赞”开除员工,只会把路越走越窄
- 2021年12月20日【丝路话语】共同向“啃小族”说“不”!
- 2021年12月17日【丝路话语】一刀切地禁止“烧柴取暖”不是环保是懒政
- 2021年12月17日【丝路话语】对虐童幼儿园一票否决是有力的“护童紧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