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甘媒视角

【敦煌风】讲好“黄河故事” 奏响出彩乐章

 2021/11/12/ 04:41 来源:新甘肃-敦煌风 赵志疆

  赵志疆

  甘肃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规划》提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加强黄河文化系统研究,全面推进甘肃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努力推动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坚定文化自信,讲好“黄河故事”,奏响甘肃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时代强音。

  《汉书·沟洫志》记载:“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黄河为宗。”川流不息的黄河,滋养了75万平方公里土地,构成了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如同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源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黄河正是孕育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母亲河”。

  今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科学分析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势,把握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这是大国领袖的殷殷嘱托;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这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举目之纲。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指出:“沿黄河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创新甘肃黄河文化传承利用,放大甘肃黄河文旅综合效应,将黄河文化的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的动力,是一条富有甘肃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黄河不仅是一条自然河流,更是一条文化河。从时间上看,黄河文化历经数千年,源远流长;从空间上看,黄河文化横跨数千公里,壮阔宏大;从内涵上看,黄河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沿黄各地纷纷发挥各自优势,聚焦黄河文化传承对接战略、抢抓机遇。陕西全面启动沿黄旅游带等四大旅游高地建设;山西将文化旅游产业列为战略性支柱产业,谋划开发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构建起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面对机遇与挑战,只有找准定位、发挥优势,甘肃才能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脱颖而出。

  黄河在甘肃两进两出,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决定了甘肃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而且为甘肃留下了大量的文化资源和名胜古迹。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黄河上游地区积淀的各类文化成果和文化形态在甘肃都有留存,史前文化遗址、石窟寺、长城及古城址、古建筑、革命文物遍布全省各地,敦煌文化、史前文化、始祖文化、农耕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等各类文化资源丰富多彩。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既是甘肃讲好“黄河故事”的实力,也是放大甘肃黄河文旅综合效应,提升黄河文化对外影响力的资本。

  “十四五”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抓好重大任务贯彻落实,力争尽快见到新气象。把文化和生态融合起来,把保护和利用结合起来,把事业和产业统筹起来,讲好新时代甘肃黄河故事,加大“中国黄河”国家形象宣传力度,提升甘肃黄河文化“品”与“神”,充分展现甘肃黄河文化的历史厚重感和亲和力,我们一定能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奏响更加出彩的乐章。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