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先任
正值暑假,青少年群体在网络上十分活跃。然而,其中一些人却被所谓“网赚”机会吸引,误入网络犯罪陷阱。记者调查发现,当前有网络犯罪黑手千方百计伸向青少年:一方面,不少案件中受害人是“00后”;另一方面,部分青少年因法律意识淡薄,贪图小利,成为“网络水军”帮凶。(7月21日新华社)
暑假期间,网络霸凌现象较为常见,放假在家有更多时间接触网络的青少年就容易遭了网络霸凌的“黑手”,遭到网络霸凌的裹挟。就和校园欺凌一样,青少年可能成为受害方与施害方的任何一方。
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认识能力有限,防范意识、法律意识都相对淡薄,这都让他们更容易成为网络霸凌的受害者与施害者。如有网络违法犯罪团伙“养号控评”,建立起“微信公众号矩阵”,专门发布涉及他人隐私的虚假爆料文章,这些文章主要来自一些年轻人的投稿,经加工为“标题党”网文后发布,吸引粉丝阅读、传播,同时,一些人看到自己的隐私和个人信息被泄露,找到客服想要删帖,团伙就借机敲诈。
网络暴力早已有之,已成为网络治理的堵点与难点,而网络犯罪黑手伸向青少年,广大青少年成了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参与者,更显遏制网络暴力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要治理网络暴力,需要监管部门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督促网络平台履行好管理责任,不要为了商业利益罔顾商业伦理与公共利益。另外,还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暴力给出明确的惩治依据。
另外,对于网络霸凌现象,学校、家庭也不要置身事外,比如学校要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认识能力与防范意识,学校、家长要正确引导未成年人上网,要让青少年知道,面对网络暴力的伤害,不要选择沉默,要奋起抗争、维权,这也需要能够畅通网暴受害者的维权渠道,降低人们的维权成本。
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逐年下降,未成年网民已达到了1.83亿,不能让广大未成年人受到网络不良内容的毒害,亟须净化网络舆论环境,过滤掉不良信息,为未成年人的网络生活筑起“防火墙”,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需要相关部门、学校、家长等相关方面,能够形成合力,共同斩断伸向青少年的网络犯罪黑手。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7月13日【地评线】敦煌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 2021年07月13日【地评线】天府网评:牢记嘱托,新时代青年要“增三气”“三不负”
- 2021年03月24日【地评线】丝路话语:推进全民节水是一种生态文明
- 2021年07月09日【地评线】敦煌风:栽好“梧桐树” 孵化更多“金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