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老人被抬到银行做人脸识别 服务不能教条主义

 2020/11/24/ 07:46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杨燕明

  杨燕明

  11月21日,有网友爆料称,湖北广水一名94岁的老奶奶行动不便,为了社保卡激活,被人抬到银行进行人脸识别。视频中,94岁的老奶奶年岁已高行动不便,不方便操作。老奶奶被抱起来,膝盖弯曲,勉强进行人脸识别,十分吃力。11月22日,涉事银行发布情况说明,就该事件致歉,并称已到老人家中道歉。(11月23日《中国青年报》)

  94岁老人被抬到银行做人脸识别的消息一出,立马上了热搜。不少人吐槽类似的经历,“我奶奶97岁了,去年也被要求带到银行核实身份。”“我家偏瘫卧床80多岁的老岳母,也是我用轮椅推到银行办理的认证。”类似的事件,有被报道的,也有没被报道的,但这类事情所见证的,还是相关机构服务意识的缺位。

  看到老年人,尤其是一些耄耋老人被如此“折腾”,的确给人一种很心酸的感觉。有人说,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看他们对待老人的态度,此言甚是!

  从视频可以看出,94岁的老人自己已经完全不能操作了,全靠“家人”抬着操作,进行人脸识别。这样的事情,也算一种“奇观”,相信每一个人看了都应该脸红。每个人的家里都有老人,每个人自己也都会变老,假以时日,94岁的老人变成了自己,又该作何感想呢?

  看起来,银行的工作人员似乎也没有错,他们只是根据规章制度办事。但是,一个必须重申的常识是,在绝对的规则之上,还应该有绝对的温情。这说到底,还是服务意识没有延伸,服务意识教条主义化的写照。

  所谓教条主义,就是指“不分析事物的变化、发展,不研究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只是生搬硬套现成的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新闻中的银行,便是如此。不管怎么说,技术的应用都应该是服务于人,而不是折腾于人。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我们就应该知道,面对特殊的群体,服务部门与服务机构,还是应该要有特事特办的勇气与魄力。

  而当事银行的道歉,更给人一种只是舆论胜利的感觉,不足为喜;我们更希望所有的服务部门都能有所警醒,要打破惯性思维,拒绝教条主义。作为服务机构,在面对94岁老人这样的特殊群体时,应该多思考一下,比如远程办理,或者是安排专人上门,而不能死守教条为难老人和老人们的家人。

  如今,再有诚意的道歉,也只是迟到的弥补,对老人来说,价值与意义不大。对社会的期待而言,就是希望服务部门提升服务意识,真正做到人性化服务,让类似“94岁老人被抬到银行做人脸识别”一般的奇观彻底走进历史的尘埃。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