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整治乡村陋习 考验治理智慧

 2019/07/02/ 07:20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张智全

整治乡村陋习 考验治理智慧

  张智全

  日前,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说,根据农业农村部驻村调查发现,当下农民消费第一支出为食品,很多农民第二支出是人情礼金,超过看病支出。韩俊提出,必须旗帜鲜明反对天价彩礼、铺张浪费、婚丧大操大办等做法。(7月1日《法制日报》)

  客观而言,包括人情礼在内的许多乡村传统习俗,虽与现代文明风尚不符,但只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是有助于维护乡村人情味的。不过,现实中许多乡村传统习俗已明显蜕变为民众不堪重负的陋习,有必要对其整治。这不仅是振兴乡村的必然要求,也是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题中之义

  整治乡村陋习,政府无疑是主导者。从以往的实践经验来看,不少地方政府通过行政力量对各种乡村陋习予以禁止,效果大多不尽人意,且引发了民众反感。面对一边是移风易俗的需要,一边是民众能否自觉接受的拷问,政府如何在二者之间做到不矫枉过正,真正在移风易俗和树立文明新风之间实现善治,着实考验政府的治理智慧和能力。

  笔者以为,问题的症结不在于政府该不该利用行政权力整治各种乡村陋习,而在于如何整治。也就是说,政府在整治乡村陋习、倡导移风易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在移风易俗与民众自觉接受治理之间如何实现平衡。

  首先,政府对乡村陋习的治理须以民意互动为基础。民意不可违,对于传统民俗色彩浓厚的乡村陋习,在出台整治措施前,更应将政府与民意的良性互动作为基本前提,才能达成基本共识,确保民众心悦诚服地接受。此前多地出台的整治乡村陋习新规之所以不被民众认可和接受,其根正在于此。政府应以此为戒,主动俯下身子就陋习的整治充分听取民意。

  其次,政府对乡村陋习的治理不能“一刀切”。依靠一纸行政命令对乡村陋习说“不”,固然简单易行,但“一刀切”必然效果不佳,还有可能叫好不叫座。“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对于乡村陋习的彻底告别,民众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只有坚持从易到难、从到巨的治理思维,才能循序渐进地让民众改变陈腐观念,最终水到渠成地实现治理目标。

  再次,政府对乡村陋习的治理须以依法行政为底线。民众参与各种陋习,归根结底是民众对自己私权的处分,政府不宜用公权对其干预,即使动用公权,也应以不僭越法律底线为基本前提,从而让法治的归法治,道德的归道德。具体说来,政府在乡村陋习治理中的管控对象,是法律明令禁止参与各种陋习的人员,对普通百姓则应以道德的规范来约束和倡导。否则,即使初衷再好,其结果都可能是好心办违法事,适得其反。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推行移风易俗,整治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政府在乡村陋习的治理中,要找准政府的角色定位,从而以符合乡村社会实际的治理措施,引导民众循序渐进地告别陋习,实现移风易俗与树立文明新风双赢的最大公约数。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