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霞
国庆中秋长假尾声,公安部网安局发布警示:不法分子盯上机票退改签环节,利用旅客“担心耽误行程”的心理设局,不少人既误行程又失钱财。从出发前的“紧急突袭”、热门线路的“票务焦虑”,到第三方代订的“信息差陷阱”,骗子以“冒充客服、制造紧迫感、发钓鱼链接、索转账”的套路,将返程路变成“破财路”。这场骗局的可怕,不仅在于手法狡诈,更在于精准利用现代人的出行焦虑,将其化作收割钱财的“利器”。
旅客的出行焦虑本是对顺利行程的期待,却成了骗子的突破口。出发前突接“航班取消”电话、热门线路被告知“只剩 2 个改签名额”、第三方订票后难核订单时,旅客的慌乱感会放大。骗子一句“1 小时内不办就无法安排行程”,易让人失判,进而点击陌生链接、输银行卡信息、向“官方账户”转账。此时旅客并非无警惕,而是焦虑盖过理性——假期出行关乎团聚或工作,行程受阻的时间与机会成本,让他们难承受“多等一分钟核实”的“风险”,这恰是骗子突破心理防线的关键。
第三方订票平台的信息壁垒,也为骗子提供了便利。部分旅客通过非官方渠道订票,查订单不便,骗子谎称“平台故障需重办票务”时,旅客难第一时间核实。如今在线旅游平台虽多,却存在信息同步慢、客服响应久等问题,旅客遇“紧急退改签”时,难从官方获准确信息,只能被动信来电者,信息不对称既增焦虑,又给骗子“混淆视听”的空间。
破解此骗局,需旅客、平台、监管部门形成“事前预防、事中阻断、事后打击”的合力。旅客要学会“给焦虑降温”:接退改签通知先冷静,牢记正规操作不会“主动来电、索敏感信息、要转账”,哪怕再紧急,也花1分钟通过航司官方渠道核实,且尽量选官方订票,若用第三方则提前存官方客服方式。
第三方平台需打通信息壁垒:在订单页显眼处标航司官方客服电话,遇“航班取消/延误”时,第一时间推送官方通知,而非让旅客等陌生来电;订票成功后自动弹出“防骗要点”,用通俗语言教用户辨骗局,从源头减信息差风险,毕竟平台不仅要供订票服务,更要保用户财产安全。
监管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严惩不法分子,用技术监测陌生来电、拦截“诈骗号码”;联合航司与支付平台建立“资金拦截机制”,发现向可疑账户转账时预警暂停;通过公益广告、社区宣传,将防骗方法传给更多人,尤其中老年群体,让“遇事先核实”深入人心。
退改签诈骗虽“小”,却关乎财产安全与出行体验。识破它的关键,在于守住理性不被焦虑左右。多一分冷静、警惕与核实,骗子便失了“焦虑土壤”。顺畅返程路需理性守护,愿每位旅客都能识破骗局,平安结束假期。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10月06日【丝路话语】国庆逢中秋,国盛家祥和
- 2025年10月06日【丝路话语】把名字刻在长城上,就能让爱情“与城同寿”?
- 2025年10月01日【丝路话语】同庆盛世华诞 共悟家国情怀
- 2025年09月30日【丝路话语】当象牙塔遭遇“黄牛”侵蚀,我们该守护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