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经济导报报道,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个名为“中国新能源协会”的组织正在以“行业协会”的名义高调运作。记者注意到,早在2016年以来,这一协会组织就被民政部多次点名曝光,列入“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至今仍未在民政部门合法登记,但如今仍在活跃运营,其官方网站更新频繁。
此类“山寨社团”的存在,不仅混淆公众认知,还可能通过评选、培训、会展等方式牟取不当利益,损害行业公信力。其“屹立不倒”的背后,既暴露了部分机构利用政策模糊地带“挂羊头卖狗肉”的投机心理,也反映出监管层面在跨部门协作、长效打击机制上的短板。
新能源产业是国家战略方向,行业秩序与诚信至关重要。相关部门需加强联动,提高违法成本,畅通举报渠道,让“李鬼”无处遁形。同时,企业与公众也应擦亮双眼,通过民政部官方平台查验社会组织资质,避免为“山寨”招牌买单。唯有清朗环境,才能护航新能源行业行稳致远。(文字:杨阳/漫画:滕嘉楷)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10月03日【丝路漫评】风景再好,安全先到
- 2025年09月18日【丝路漫评】“预制”透明,吃得明白!
- 2025年09月11日【丝路漫评】斩断伸向家长的诈骗黑手
- 2025年09月05日【丝路漫评】警惕“培训贷”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