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行业协会换届乱象背后是“利”字作祟

 2025/08/13/ 16:47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陈广江

  陈广江

  各类行业协会是社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连接个体与组织、沟通政府与市场、促进社会发展与治理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多重角色,按期换届是保证行业协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机制。但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调查发现,部分行业协会在换届过程中存在一些乱象。

  报道提到,有的协会负责人被质疑,在退任后仍通过“永久会长”等名誉职位变相把持协会;有的协会因内部纷争上演“深夜换届”闹剧,导致不能按期换届;有的协会换届候选人资质审核不严,出现“带病入会”等问题,影响其正常发挥作用。

  这些令人瞠目的乱象背后,说穿了就是利益的纠缠与争夺。

  挂名“永久会长”不肯放手,图的啥?无非是舍不得协会掌控的资源分配权。搞“突击选举”、玩“深夜换届”,争的又是啥?说到底是协会领导位子背后巨大的经济利益。“带病”候选人能蒙混过关,则无情撕开了资格审查在利益围猎下脆弱的面纱。乱象背后,一些协会已然跑偏,从服务行业的公器,变成了个别人中饱私囊的“私家店”。

  部分协会乱象频发,折射出制度机制的失灵。协会内,民主走了样,本该大家商量着来的换届大事,常常成了少数人关起门来定调子,普通会员连话都插不上。协会外,监管缺了“牙”,按规矩“到期要换”,可对那些“赖着不走”的,除了年检时不痛不痒给个“差评”,似乎也没啥硬招。违规代价太低,收益却很大,这不等于变相鼓励钻空子么?

  根治乱象不能仅靠个案纠偏,更需系统性重构,给部分行业协会动个“组合手术”,内外一起治。

  协会内立好规矩是基础,更要紧的是建起有牙齿的自律机制。比如,建立强有力的专门自律机构,实施动态信用评价体系,对违规行为施以惩戒,该警告的警告,该曝光的曝光,严重者直接踢出行业圈子。规矩硬气了,换届的风气才能清朗起来。协会自己腰杆挺直了,才抵御得住歪风邪气。

  外部监管的精准升级与刚性约束,同样不可或缺。最关键的是要把“进门”的规矩定死。比如,搞个“负面清单”最实在:年龄超了(比如70岁以上)、上了失信黑名单、有犯罪前科、退休没满“冷冻期”的干部、违规到处兼职的——这些人,坚决不能当协会的“头”。

  同时,民政部门也要把换届流程掰开揉碎讲清楚,哪儿能打马虎眼,哪儿必须严格把关,得给协会一本明明白白的“操作手册”。只要资格审查这一关把严了,“带病入会”的操作空间自然就堵死了。

  行业协会的价值,在于为行业办事、替社会搭桥。若被私利锈蚀,就失了根本。唯有用刚性的制度斩断寻租的利益链,用严密的监督重塑换届的规矩,该刮的脓疮要刮,该补的漏洞要补,行业协会才能回归本位与初心。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