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录取通知书夹带广告,背后有无利益勾兑?

 2025/07/23/ 10:26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陈广江

  陈广江

  近日,湖南省石门县在高中录取通知书中混入广告单一事引发关注。

  7月21日,石门县教育局发布通报称,经核查,精茂眼镜店提出为皂市镇中心学校考取县一中、二中的34名学生赠送一张购买眼镜的优惠宣传单。学校在发放录取通知书时,一并发了该优惠宣传单,此宣传单系额外附送,不在密封的录取通知书之内。该局已约谈涉事学校负责人,并将依纪依规进行处理。

  在严禁商业广告进校园的语境下,高中录取通知书竟公然夹带广告,既令人愕然、费解,又让人“浮想联翩”:眼镜店的广告单究竟是怎么“混入”录取通知书的?背后有没有利益勾兑?约谈也好,处理也罢,前提要直面问题、查清事实,否则,即使追责问责也难以服众。

  公众怀疑背后藏着见不得人的勾当并不奇怪。

  广告法明确规定:“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内开展广告活动,不得利用中小学生和幼儿的教材、教辅材料、练习册、文具、教具、校服、校车等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广告,但公益广告除外。”

  连文具都禁止广告,何况是象征教育权威性、严肃性和纯洁性的录取通知书?况且,近年来,教育部门三令五申,要求各地各校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坚决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和幼儿园。

  对于法律规定、教育政策,涉事学校不可能不知道。连家长都知道“录取通知书是比较严谨的事情”,学校岂能不知道、不设防?事实上,不管具体原因是什么,当附带广告单的录取通知书出现在家长面前,作为“守土者”的学校就已失职。

  当地教育局连夜发布通报,看似雷厉风行、态度坚决,实际上未触及事件核心问题,未回应公众关注焦点,即这家眼镜店的广告单是怎么突破防线,堂而皇之地“混入”录取通知书的。而且,通报中对“仅有一所”“额外附送”等细节进行强调,也有辩解的嫌疑。

  当地高中录取通知书签发、投递工作有无漏洞,也值得追问。录取通知书从来不只是薄薄一张纸,而是学生过往奋斗历程的总结,更是求知路上的一个新起点,理应得到学校等各方的严肃对待。

  眼镜店广告“染指”录取通知书,再次引发社会对“教育沾上铜臭”的担忧。尽管三令五申、明令禁止,但商业广告和商业活动入侵教育并非个案,一些商家处心积虑、无孔不入,不惜动用各种关系将产品“打入”校园,通过“小手拉大手”掏家长腰包。家长对此颇有微词,但有时敢怒不敢言。

  总之,录取通知书夹带广告是触碰底线红线的行为,相关部门要拿出刀刃向内的勇气,彻查事件背后的利益链条。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