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德
“五一”期间,山西太原市一对95后新人在火锅店举办婚宴,邀请了140名亲友参加,花费2.25万元,现场还表演了一段舞狮。相关视频上传网络后,吸引了众多网友的观看,点赞有十几万。(5月7日《扬子晚报》)
翻滚的牛油锅底,2米长的账单,临时学的舞狮表演……太原这对“95后”新人的火锅店婚宴,看似意外之举,实则是当代年轻人重塑婚礼仪式感的生动缩影。在这场热气腾腾的宴席里,没有刻板的流程与沉重的包袱,取而代之的是轻松氛围中自然流露的真挚情感,让婚礼回归相聚与欢乐的本质。
传统婚礼常被固化为一场“面子工程”,繁复的流程、攀比的风气,让新人疲于应付。而火锅店婚宴打破了这种桎梏,宾客围坐共享美食,在推杯换盏间送上祝福,在欢声笑语中见证幸福。舞狮表演虽不专业,却饱含新人对传统文化的巧妙化用;随性的氛围没有刻意煽情,却让每一份祝福都直击人心。这种将个性融入仪式的做法,正是年轻人对婚礼本质的重新诠释:幸福无需华丽包装,真诚与欢乐才是永恒的主题。
年轻人对婚礼形式的革新,绝非对传统的背离,而是在时代浪潮下的创造性传承。旅行结婚中,山川湖海成为天然礼堂;自行车接亲时,车轮转动承载浪漫誓言;高铁喜糖婚礼里,陌生人的祝福让幸福无限蔓延。这些创新形式,既保留了婚礼的纪念意义,又注入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就像火锅宴上,捞面师傅的花式表演替代了千篇一律的司仪致辞,传统美食与现代创意碰撞出别样的仪式感,让婚礼回归亲友相聚、分享喜悦的本真。
婚礼新风尚的流行,背后是年轻人价值观念的转变。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他们拒绝被传统束缚,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定义幸福。当婚礼不再是迎合他人期待的表演,而是忠于内心的表达,每一种个性化的形式都值得尊重。无论是草坪上的简约仪式,还是火锅店的热闹欢聚,都是年轻人对“我愿意”的独特诠释,也是他们对生活仪式感的主动创造。
火锅的热气终会散去,但这场婚宴传递的理念却意义深远。它告诉我们,婚礼的仪式感不在于形式的繁复,而在于内心的真诚;幸福的模样没有标准答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愿更多新人能挣脱传统的束缚,在追求个性与自由的道路上,书写属于自己的浪漫篇章。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5月08日【丝路话语】老人拦婚车讨红包的陈规陋习早该改了
- 2025年05月07日【丝路话语】“男性确诊子宫肌瘤”,奇葩论文尴尬了谁?
- 2025年05月07日【丝路话语】“智驾”更名“辅助驾驶”回归本真
- 2025年05月07日【丝路话语】2块钱就可以“打公交”,以科技创新提升便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