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甘媒视角

【丝路话语】守护未成年人上网的清朗环境

 2025/04/09/ 21:58 来源:每日甘肃网 潘铎印

  潘铎印

  触网年龄更小、网络社交更频繁、上网“冲浪”比家长更熟练,一言不合就被“开盒”、智能手表部分功能诱导沉迷、平台青少年模式体验不佳,涉及未成年人网络使用的新现象、新问题在网上引发热议。清朗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牵动千家万户。(4月8日中国经济网)

  随着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直播、短视频等网络产品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特别是短视频生产流程简单、制作门槛低、参与性强,因而也被未成年人广为接受。未成年人社交需求较强,常在网上“晒”生活,“晒”得多了,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当前,未成年人面临的网络风险主要有个人隐私泄露、不良信息接触、网络违法侵害、网络沉迷成瘾等。

  目前,我国未成年网民已近两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7.3%,利用互联网学习的未成年网民达92%。网络为未成年人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丰富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一些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也悄然滋生,严重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2024年开展的“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中,北京、河南、贵州等地网信部门深入核查问题线索,解散关闭1500余个话题、超话、贴吧。2025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将重点开展8项整治任务,其中包括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AI技术滥用乱象、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等。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为青少年营造风清气正、安全有序的网络环境,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其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守护未成年人上网的清朗环境。各地各部门要持续深入开展“清朗”等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严肃整治各类网络乱象,整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从深从细从严整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打击力度,重拳整治网络涉及低俗、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游戏,将违规账号禁言、关闭、纳入黑名单,将存在突出问题的网站平台下架、关闭,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对不法分子形成有力震慑,为未成年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政府、企业、学校、家庭与社会形成合力,筑牢未成年人网络“防火墙”。政府部门须加大监管力度,从严处置违规平台、账号及相关MCN机构。网络企业和平台要严格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对内容审核和管理,认真过滤不良信息。学校要担负起主体责任,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教育引导学生了解沉迷网络的害处,提醒青少年警惕垃圾网页,拒绝不良诱惑,提高防范意识,预防网络诈骗。家长要承担起监护人的责任,教育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网络,遵守网络道德与法律法规,教育培养未成年人养成健康上网、依法用网、文明护网的良好习惯,做到文明上网,绿色上网,健康上网。全社会公众发现不良网络直播、短视频要及时举报,形成人人喊打的态势,使之无处遁形,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起一道“防火墙”。

  净化网络环境,守护未成年人成长不“迷航”。政府部门、网络企业、学校、家庭和社会各守其位、各尽其职,汇聚合力,织牢织密未成年人网络“防护网”,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健康、安全、清朗的网络环境,让未成年人在充满阳光的数字世界中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