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别让AI成为孩子学习的“绊脚石”!

 2025/02/18/ 21:28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于帅

  □ 于帅

  兰州市一所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妈妈王雅,习惯假期尾声挑灯“督战”孩子完成作业。不过,最近她发现,孩子不仅早早完成了作业,作文题更是“下笔如有神”。细究之后才知道,原来这都是AI搜索的“功劳”。

  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AI)+”已逐渐渗透到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这一现象无疑给教育工作者、家长以及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运用AI,怎样实现AI与传统教学的有机融合,成为亟待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乍看之下,借助AI完成作业似乎是一条快速完成任务的“捷径”,但实际上,这完全违背了学习的本质。家庭作业的核心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绝非仅仅是为了提交一份完成的作业。过度依赖AI会让孩子的思维变得懒惰,逻辑思维和系统思维的构建出现严重缺陷,知识体系变得零散破碎,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造成极大的阻碍。

  AI生成内容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语言风格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化和独特性。这些内容结构相似,语言表达成人化,完全没有孩子应有的纯真和灵动。这不仅使学生失去了锻炼自我表达和独立思考的机会,也让老师难以从作业中准确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严重影响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面对AI在教育领域日益广泛的影响,单纯的禁止并不能解决问题,积极引导才是关键。AI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通往成功的万能钥匙。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需要创新作业形式和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在运用AI的过程中激发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将AI看作是辅助学习的有力工具。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全面了解AI的优势和不足,学会合理利用AI资源,而不是让它替代学生的独立思考,成为投机取巧的“作弊”手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