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铎印
日前,四川省教育厅印发《关于确保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的通知》。通知要求,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后,全省将全面实施“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并接受师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教育厅和各市(州)教育主管部门设立的监督举报电话也一并向社会公布。(2月11日新华网)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多次下发文件,明确“保证学生校内外每天两小时体育活动”。但从现实来看,“保证每天两小时体育活动”仍然停留在“文件中”。
体育活动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1月中旬,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要求“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加快补齐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短板。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加强校园足球建设,有效控制近视率、肥胖率。”体育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促进健康、预防肥胖和近视,对于孩子们体魄的强健和人格的塑造,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体育活动,学生能释放压力、调节情绪,培养团队意识、增加交流,这对于促进学生情绪健康和人格完善,是其他学科知识所不能替代的。
中小学生每天2小时体育锻炼,考验智慧,贵在落地。这需要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以多元评价体系为学校“松绑”。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认真进行课程改革,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走出教室,开足上好体育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长的作用举足轻重,家长应要以身作则,带头参与体育锻炼,为子女树立热爱运动的榜样,帮助他们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社会体育组织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补充,积极提供更多的设施、场地、师资,为孩子们普及丰富的运动技能。政府部门、学校、家庭、社会同向而行,协同育人,让好政策执行更畅通,让2小时真正落到实处,如此学生才能身上有汗、眼里有光、脸上有笑,全面健康成长。
青少年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青少年时期是人生重要的成长期,让孩子们喜欢运动、乐于锻炼,是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关乎个人成长、家庭幸福。各地各部门要将体育课程改革实施列入重点工作内容,落实活动经费和师资力量,建立体育课程落实专项督导制度,将学生体育活动落到实处,让孩子在阳光下奔跑、运动、呼吸新鲜空气。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在全国中小学生每天校内体育锻炼时间达到1小时的基础上,去年9月,教育部要求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等,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2小时,是时间的标尺,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导向,其深意还在于对教育理念的匡正。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让体育的价值为每个孩子的成长添彩赋能。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2月11日【丝路话语】AI使用真的需要付费学习吗?
- 2025年02月11日【丝路话语】守护光影版权,释放哪吒魔力
- 2025年02月11日【丝路话语】家访未必要“入户”却要“入心”
- 2025年02月11日【丝路话语】“推迟上课”就能保证孩子的睡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