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治理“网红儿童”乱象需多维协同发力

 2024/08/01/ 21:24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付 彪

  □ 付 彪

  从日常生活到才艺展示,从“金句段子”到知识科普……不少以“萌娃”为主题的账号动辄拥有几百万、上千万粉丝,成为各大视频、直播平台上的“宠儿”。这些“小网红”流量大、吸金能力强,虽然不同于前几年“3岁女童被喂到70斤”“一岁半宝宝喝啤酒”等夸张的吸睛方式,但部分家长受利益驱使,不断“另辟蹊径”以躲过监管,也带来诸多隐患。(8月1日《成都商报》)

  借“小网红”牟利并非新鲜话题。近年来,出现在舆论视野里的“网红儿童”实属不少,虽然博眼球的行为表面上不同,但本质都是家长利用孩子来赚流量。一些家长甚至与网红孵化机构签约,将炒作“网红儿童”当作一门生意。正在开展的“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明确将利用“网红儿童”牟利作为整治重点。

  事实上,“网红儿童”乱象一直是网络生态环境的治理重点。特别是《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发布后,有关部门采取有效举措,加大对“网红儿童”乱象治理力度,维护了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但这一乱象并未禁绝,花样还在翻新,炒作“网红儿童”的视频在各种网络平台上依然不断出现。

  据媒体调查,相较于直播的严格限制,短视频成为不少未成年人及其父母运营账号的首选。有博主称,拍摄短视频时要构思孩子的念白,以提高短视频引流效果。不少头部儿童博主已创立自己的品牌,账号就是“卖家秀”,如有的账号将儿童塑造成“知识博主”,从事带货等商业行为。一些电商商铺以打擦边球的方式,通过低级趣味吸引流量,不少童模被装扮成“辣妹”“熟女”,“露背装”“露脐装”“包臀裙”等儿童服饰销量过千。

  有专家认为,账号实名认证成功后,该账号发布的视频内容是否涉及未成年人,很难进行有效后续监管。通过网红孵化机构为一些“家庭博主”提供内容、热点、流量等方面的建议和协助,其推出的视频更能吸引大量流量,这为部分家长热衷打造“小网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岁能弹钢琴曲、5岁博古通今、10岁掌握大学数学知识……有些“天才儿童”就是网红孵化机构策划出来的剧本角色,进而加剧了社会功利化和浮躁化倾向。

  炒作“网红儿童”,不仅对未成年人身体发育成长不利,还可能造成心理焦虑、思维功利化等,受影响的不仅是镜头里的“小网红”,还有屏幕外的未成年人。因此,遏制“网红儿童”乱象,还需多维协同发力、多方合力共治。鉴于“网红儿童”身份处于法律灰色地带,有必要对未成年人参与网络活动进行更为明确的界定,有关部门有权追究父母强迫未成年人“经营”或“牟利”行为的相应法律责任,削弱父母违背未成年人意愿牟利的动机。

  相关监管部门应进一步采取强硬的管理措施,督促平台建立用户注册、内容审查、监督举报等系列机制,发现即处理,对严重违规的账号采取封号措施。同时,对网红孵化机构加强监管,对各种借“网红儿童”牟利的行为露头就打、决不姑息。全社会也应形成共治合力,引导家长履行好监护责任,保护好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狠刹炒作“网红儿童”之风。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