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德
端午佳节,挂艾草、吃粽子,这些传统习俗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代代相传。然而,今年,这个传统习俗有了新玩法——原本几元一把的艾草,在经过巧手包装后,摇身一变成为时尚新潮的“艾草门挂”,不仅身价倍增几十倍,更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潮流单品。(6月3日《南方都市报》)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其丰富的习俗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一直受到人们的尊重和传承。其中,挂艾草作为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被赋予了驱邪避疫、祈福健康的美好寓意。随着时代变迁,如何让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生活,同时兼顾商业价值,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近期,一种名为“艾草门挂”的新产品在市场上悄然兴起。它将艾草与菖蒲、女贞叶、小米果等搭配,再加上别致的香囊和个性化卡片,使其身价倍增,成为花艺界的“新晋网红”。这一变化不仅提升了艾草的身价,更让年轻人找到了传统文化最鲜活的“打开”方式。
事实上,这一新潮风尚的出现,并非偶然。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对于节日的仪式感愈发看重。“艾草门挂”的兴起,正是满足了人们在端午节这一特殊时刻,对于仪式感和传统文化的追求。传统的艾草挂饰虽然寓意深厚,但在外观和形式上可能无法满足现代审美和生活的需求。而“艾草门挂”恰好弥补了这一空白,它不仅保留了艾草的传统寓意,还在外观上进行了创新,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新式“艾草门挂”之所以能够成为花艺界的“新晋网红”,离不开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创新。他们将自己的个性与创意融入艾草门挂的设计中,使得每一款门挂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而社交媒体的普及,则为这一新潮流的传播提供了便利。越来越多的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设计的艾草门挂,分享制作教程,既激发了更多人的参与热情,也让传统文化的魅力得以广泛传播。
“艾草门挂”的走红,也反映了年轻人对于“仪式感消费”的青睐。在物质丰盈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注重消费带来的情感价值。“艾草门挂”作为一种具有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的消费品,正好契合了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他们愿意为这种能够带来情感体验的消费品买单,这也是“艾草门挂”能够走红的原因之一。
当然,“艾草门挂”的走红也离不开相关行业的推动。花艺工作室、鲜花批发从业者等,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通过设计、制作、销售艾草门挂,不仅创造了新的消费产品和价值点,也让古老的传统文化更加触手可及。这种将传统文化与商业相结合的做法,不但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且为相关行业带来了新的商业机遇。
然而,也应该看到,艾草门挂的走红并非没有争议。一些人认为,“艾草门挂”空有噱头,价格并不实惠,这门生意难以长久;还有人提醒,一些地方挂艾草有讲究,不能把三根长的和两根短的艾草绑起来挂在门上,而这种“新式门挂”并没有尊重这些老规矩。其实,不必担忧,只要在传统与商业之间找到平衡点,让商业成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助力而非阻力,就能化解这些问题。
可以说,“艾草门挂”的创新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结合的有益尝试。我们应该鼓励并支持这样的创新。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让传统习俗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实现其文化意义和情感价值的延续与传承。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4年06月03日【丝路话语】点亮城市“夜经济”催生消费新“夜”态
- 2024年06月03日【丝路话语】警惕“儿童成长陪伴师”的潜在风险
- 2024年05月31日【丝路话语】对恶意差评要勇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