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重点推介

【敦煌风】拔掉高价彩礼病根

 2024/05/09/ 18:09 来源:新甘肃-敦煌风 瞿方业

  瞿方业

  小长假,各地迎来一波结婚小高潮的同时,“江西农村彩礼涨到50万元”等相关话题再上热搜。

  彩礼属传统习俗,本意是让婚姻郑重和神圣。近年来,一些地方彩礼越来越高,远超当地正常收入水平,成为一些家庭沉重的负担,给婚姻家庭埋下隐患,甚至滋生违法犯罪。婚姻事关人类自身繁衍,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关系重大,因此彩礼不完全是私人事务,“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势所必然。但高彩礼有着非常复杂的社会根源,需因地制宜,找出化解之策,需多措并举,长效治理,才能逐步改观。

  高彩礼产生的原因大致如下:一是“不抬举、不值钱”。觉得要得彩礼少,女儿出嫁不受男方重视。这种观念如何形成,需要分析研究,但主要还是与一些女子在婆家得不到爱护、地位没有保障有关。现实中,这些因素与家庭暴力、大男子主义等不良家风联系在一起,需要通过提升女性地位,落实男女平等来破除。

  二是以彩礼补贴养老费用。依照国内一些农村地区的习俗,父母养老通常由儿子一方负责,女儿出嫁后与娘家联系减少,为父母承担责任较少。这需要人们转变观念,尽可能照顾双方老人,同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实现老有所依上多下功夫。

  三是以彩礼改善家境。这主要是指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对此需要设法提高这些家庭的收入水平,以共同富裕来逐步化解。

  四是为儿子准备彩礼。有些家庭用女儿的彩礼为儿子筹备彩礼,这同样是个现实问题,一方面与这些家庭的经济状况有关,一方面与结婚费用过高有关。当下结婚费用水涨船高,不仅存在天价彩礼,还要买房买车,花费巨大。高彩礼和高结婚费用等因素一起,让一些家庭压力巨大;此外还有嫁女儿需要陪嫁、请客吃饭,攀比心理等等,各种因素相互交织,让彩礼越来越昂贵。

  要治理天价彩礼,首先要对上述因素仔细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化解措施。

  其次,要想办法限制高彩礼。正如许多地方正在做的,大力推动群众依托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基层自治组织,限制高额彩礼,倡树文明简约婚俗风尚。通过树立一批婚事新办简办、“低彩礼”、“零彩礼”典型,激励群众自觉践行文明新风。

  再次,用法治思维破除高彩礼。现实中的确存在买卖婚姻、以婚姻谋利等现象,需要用严格的执法和司法来解决。最高人民法院颁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为遏制不正当高额彩礼提供了司法支持,当下一些法院正通过具体案例为化解买卖婚姻、攀比之风提供指引。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点名“高价彩礼”问题,传递党和国家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治理决心;民政部在全国共创建各类实验单位1806家,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层层抓婚俗改革的良好局面;农业农村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工作方案,在全国范围内针对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

  只有直面现实,多措并举,对错误观念坚决抵制,对违法之举严厉打击,铲除其存在的土壤与病根,才能引导全社会自觉抵制不良婚嫁习俗,刹住高额彩礼之风,弘扬文明婚俗理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