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电影撤档频繁,难掩“打不过就跑”的短视

 2024/05/09/ 08:27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张忠德

  □ 张忠德

  5月5日,电影《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官宣撤档,引起热议。影片出品方表示,“自上映以来,因为各种环境因素,导致影片没有与更多的观众见面。在认真研判目前的情形后,为满足更多观众的需求,我们的‘火锅’将于5月6日撤档。”

  这部由杨幂主演的电影,尽管在五一档期取得了5200万的票房,但未能达到预期,最终选择了撤档。然而,这一行为却遭到了众多网友的抵制,被认为是扰乱市场、占尽便宜的行为。影片出品方给出的撤档理由,看似合理,却难掩其策略上的短视。影片撤档,看似是出品方为了“保护”影片,实则是对市场的不负责任。

  当一部影片因为竞争压力而选择撤档,它实际上是放弃了与观众见面的机会,也放弃了在市场中证明自己的价值。这种“打不过就跑”的策略,虽然在短期内避免了与强大对手的正面冲突,但长远来看,却是对电影市场生态的破坏。如果每部电影都因为担心票房不佳而频繁撤档,那么电影市场的良性竞争将受到严重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也会大打折扣。

  事实上,一些质量上乘的电影,如《九龙城寨之围城》《末路狂花钱》等,在初始排片不高的情况下,通过主创们的努力宣传和影片自身的实力,最终实现了票房逆袭。这些电影的成功,恰恰证明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坚持和努力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相比之下,那些因为担心竞争而选择撤档的电影,无疑失去了与观众建立情感连接的机会,也失去了提升自身品质的动力。

  电影市场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不同类型的影片应该有各自的市场空间,而不是因为害怕竞争而选择撤档。影片撤档频繁,反映了市场主体的不自信,以及对市场规律的逃避。在热门档期的厮杀中,发现“打不过”再临时“跑路”,显然这条路行不通。

  电影市场竞争激烈,这是市场活力的体现。倘若一部影片连面对竞争的勇气都没有,那么它又如何能在市场中立足呢?更何况,撤档并不意味着问题就解决了。相反,它可能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撤档后的影片如何重新定档、如何重新吸引观众关注,都是出品方需要面对的难题。

  那么,如何面对越来越频繁的影片撤档现象呢?笔者认为,首先,电影制片方和发行方应该加强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合理安排影片的上映时间和策略,避免盲目跟风和盲目竞争。其次,电影行业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规则和监管机制,对于恶意撤档、扰乱市场秩序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最后,观众也应该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和鉴别能力,选择优质、有口碑的电影观看,用实际行动支持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

  只有各方共同努力和协作,建立起良好的市场规则和竞争环境,提高电影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才能让电影市场真正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文化产业。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