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不该这么难

 2024/03/06/ 09:21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陈广江

  □ 陈广江

  据报道,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党委书记李静再次为孩子们的权益发声,她提出“保障师生课间十分钟休息权益,加强教育生态优化,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无独有偶,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李国华拟提交一份题为《关于高度关注小学生“厕所社交”问题的建议》的提案,建议教育部门切实拿出方案,确保全国学生课间自由活动权的落实,并对长期不执行的学校明确处罚机制,将课间活动开展情况纳入教育督导范畴。

  何时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半年前,“消失的课间十分钟”现象引发全国讨论。半年来,多家媒体呼吁、各地教委表态、政策明确要求:“把课间还给孩子”。尽管破冰之举已在局部地区显现成效,但遗憾的是,在更大范围内,孩子依然没能在课间走出教室。

  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为何这么难?恰如不少网友所指出的,究其原因,无非一个“怕”字:学校首先是怕孩子出事,进而是怕家长“闹事”、有关部门“和稀泥”,最后是怕给自己找事,于是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说白了,这就是因噎废食。

  课间十分钟,承载着孩子们释放天性、锻炼体魄、社交互动的重要功能,是法律赋予他们的基本权利,也是儿童时代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若因一个“怕”字,就选择“圈养”,这样的做法不仅违背了教育的本质,更剥夺了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宝贵体验和自我塑造的机会。

  教育者的担当不仅仅体现在教学成绩的提升,更在于培养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人才。真正的教育应当敢于面对挑战,善于化解风险,而不是以牺牲孩子们的天性为代价,换取所谓的安全。显而易见,学校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提高安全管理能力,而不是限制活动空间来规避潜在问题。

  事实上,针对学校所“怕”,目前已有不少“药方”。比如,李静代表建议,划清学校安全责任界限,明确轻微伤害免责范围,建立健全安全救助体系;引导家长理性维权,在全社会营造容错包容氛围。李国华委员也建议,细化司法规则,帮助学校合理管控风险;加强多方协同联动,取得家长支持,等等。这些建议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只要拿出行动、认真落实,所谓的风险和麻烦都是可控的。

  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既是一个教育改革的紧迫课题,也是一个社会责任的重大命题。只有当每一所学校都能够真正落实这一理念,教育才能真正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孩子们的成长之路才会更加阳光明媚、丰富多彩。

  因此,打消顾虑、破除“圈养”,需学校、老师、家长以及教育管理部门等各方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寻回课间十分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自由、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