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育兵
近年来,“好评返现”现象屡禁不止。广东省消委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2.8%的受访者表示在日常消费中遇到过“好评返现”现象,其中有53.6%表示经常遇到。从志愿者体察情况来看,354个体察样本中有55个存在“好评返现”,“好评返现”发现率为15.5%。综合来看,目前随商品一起寄“好评返现”卡最为常见,这类现象在问卷调查和消费体察中分别占比62.4%、78.2%。除此之外,商家还通过“商品签收后客服提醒”“加入粉丝群”“商品详情页面介绍”“客服主动介绍”等多种方式推送“好评返现”信息。(11月13日《工人日报》)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选购商品最大的担忧,就是商品的质量与商家的宣传不一致。相较于线下购物的可见可感可触摸,线上购物尤其如此,这也是电商发展初期的痛点。
为解决这个问题,电商平台设计了消费者评价制度。由已经购买商品的人,就此发表意见,避免其他消费者“入坑”,倒逼商家注重消费者的意见反馈,提升消费体验。这样的制度设计,初衷很好,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却走形变样。一些商家为了获得好评,通过返现或给予赠品的方式,来诱导、购买消费者的“好评”。
表面上看来,这是双赢,商家得到了好评,消费者得到了实惠,其实不然,“好评返现”现象,已经对消费者决策造成了影响。有超七成受访者表示遇到过因用户“好评”率高而购买,但实际收到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与“好评”描述明显不符的情况。超九成受访者表示日常消费受其困扰,其中有41%表示难以从用户评价中获取真实信息。
进一步说,经营者采取“返现”等手段诱导消费者“好评”,是违法违规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等合法权益,扰乱正常网络消费市场经营秩序,对信用评价体系造成破坏,涉嫌不正当竞争。此外,一些经营者在“好评返现”时,还会设置种种条件与要求,如评论内容要走心,要晒图或视频,关注店铺等,这会让一些消费者劳而无功。
在相关部门和平台的大力整治下,明目张胆写“好评返现”情况变少,“好评返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好评返现”现象并未杜绝,而且正改头换面,以新的形式“复出”。从推送的内容上来看,有的改为“扫码领红包”“评价+配图返现”等,有的把要求消费者直接写“好评”改为“全五星评价”“五星优质评价”“点亮全部小星星”“满星”等。如此换汤不换药,其负面影响并未消除。
真实的购买体验和使用评价才能为更多消费者购物提供有益参考。无论“好评返现”如何改头换面,都无法发挥这样的作用,这已与制度设计的初衷相背离。这一方面需要加大治理力度,对违规“好评返现”的商家加大处罚力度,另一方面也需要电商平台对症下药,进一步完善或修改规则,更好地发挥制度设计的作用。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11月14日【丝路话语】别盲目相信网红推荐的“解酒药”
- 2023年11月14日【丝路话语】“体育超市”让大学生养成运动习惯
- 2023年11月12日【丝路话语】“碳达峰试点”,每个人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者
- 2023年11月12日【丝路话语】房贷变消费贷,不能止于银行“自查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