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理性看待小伙雇佣六旬老人干农活

 2022/09/15/ 19:27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陈广江

  陈广江

  近日,河南焦作一小伙子雇60岁以上老人干农活的视频引发热议。据小伙介绍,他在山东济宁承包了1200亩土地种植桃子,每天雇30名60岁以上的工人来干活,每天干10个小时,工资80元。9月12日,当事人称,他出身农村,能体会农村人的辛苦,当地也只有这个工钱行情,本可以用机器干活,更省钱,效率也更高,但老人们家里都不宽裕,需要赚钱补贴家用。(9月13日极目新闻)

  小伙雇老人干农活,每天10小时工资80元,到底是压榨老人还是帮助老人,网友意见不一。客观讲,质疑者也许出于好心,毕竟每天在果园干10个小时,不少人可能吃不消,80元的日工资也不算高。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老人,还要辛苦劳作,挣那点血汗钱,的确容易让人产生恻隐之心。此外,小伙跨省承包1200亩土地,可能也给人一种“财大气粗”的印象。

  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深知农村人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对年过60岁的老人来说,外出打工挣钱之路已走不通了,极少有企业愿意接受年迈的他们。另一方面,他们真真切切需要赚钱贴补家用,有一个在家门口赚钱的机会,所谓的辛苦、劳累几乎不值一提。不少老人劳碌了一生,根本闲不下来,在果园干农活,除了赚钱贴补家用,还能给他们一种满足感、成就感。

  小伙雇老人干农活,其实是一种基于市场规则下的双赢之举——老人自愿被雇干活,小伙按行情支付报酬,双方各取所需、各得其所。相较于机器作业,虽然雇老人干活效率稍低一些、费用稍高一些,但可以赢得附近村民对果园的支持,这种支持,对一个投资创业的外乡人来说很重要。

  现实中,这种雇老人干农活的现象比较普遍,也受到了当地村民的欢迎。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种植是大势所趋,也是加快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土地流转后,年轻人可以心无旁骛地进城打工,闲下来的部分老人仍有一定的劳动能力,也迫切需要赚钱贴补家用。对这些老人来说,干除草浇地之类的农活可谓轻车熟路,甚至能干得比机器还漂亮。

  从报道看,新闻中的小伙是万千逐梦沃野的“新农人”之一。乡村振兴离不开“新农人”,但他们的创业之路并非坦途。小伙称,创业第一年遭遇寒冬,新种的树苗被冻死了八成,损失惨重。这种情况下,他能考虑到农村人的辛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老人提供打工赚钱机会,无疑值得肯定。无须讳言,雇年过60岁的老人干活也要冒一定风险。

  就像不该指责游客雇人抬轿子上山一样,也不该指责“新农人”雇老人干农活。人当然要有同情心,但也要警惕同情心泛滥,否则所谓的同情就会变成一种伤害。避免同情心泛滥并不难,只要问一问干活老人的感受,就能作出理性判断。动辄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手画脚,很难说是同情弱者,而更像是宣泄自私。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