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熊孩子”的背后往往是不称职的家长

 2022/08/22/ 20:25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作者 杨思怡

  杨思怡

  8月14日,广西柳州。高铁上一男孩多次用脚踹前排座椅,大声背乘法口诀的视频,引发热议。目击者表示:前排乘客和乘务员多次制止无效,家长也始终无动于衷,还夸赞孩子口诀背得好。(8月16日封面新闻)

  “他还是个孩子”“大人跟小孩计较什么”“他还不懂事,长大就好了”……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听到这样的话,遇到不懂事的孩子时,有些家长总是用“还小”“不懂事”等借口替孩子开脱,殊不知,家长的纵容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一把利刃,甚至有可能酿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可以变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也能变成一坨没用的废纸。低龄孩子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三观,分不清是非对错,做事只凭借自己的喜好,所以经常破坏力惊人,还被冠上了“熊孩子”的称号。但是“熊”的只是孩子吗?“子不教,父之过”,家长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有着莫大的责任。

  精力旺盛、好动本是孩子的天性,但是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家长有义务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约束,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我们都知道高铁是载人较多的交通工具之一,车厢内有形形色色的乘客。在这种情况下,文明乘车显得更加重要。孩子在车厢内大声喧哗,踹前排座椅等行为给周围的乘客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家长不但没有制止反而赞美孩子,这种做法无疑会助长孩子的不文明行为。

  无独有偶,8月14日北京一高铁上小孩因吵闹声音大被乘客劝说制止,却遭到家长和同行人回怼:“我的孩子我管不了,我控制不了他,嫌吵你们坐高级的去。”可见,“熊孩子”的背后往往是漠视引导和教育的家长。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家庭教育占主要作用,孩子的“熊”行为可能是天性使然,背后反映出的却是家长对文明与规则的漠视,家长都不会尊重别人,孩子自然也学不会如何尊重他人。

  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但过度的纵容与溺爱却是在打着爱的名义害孩子,《伊索寓言》中,死刑犯因为记恨母亲没有在自己第一次行窃的时候及时制止而咬掉了母亲的耳朵。所以,做好家庭教育,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是每个家长不可或缺的责任。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