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新国标增加生僻汉字,破除“数字鸿沟”困扰

 2022/08/04/ 17:37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龙敏飞

  龙敏飞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近日联合发布新版《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030-2022)。新版《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2023年8月1日正式实施,共收录汉字87887个,比上一版增加录入了1.7万余个生僻汉字。不仅收录国务院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全部汉字,还可覆盖我国绝大部分人名、地名用生僻字以及文献、科技等专业领域的用字,能够满足各类使用需求。(8月4日《光明日报》)

  因为名字里面有生僻汉字,很多人一下子沦为“二等公民”。比如,去政府部门办事,有的人需要证明“我真的是我”;比如,在很多App上,他们无法完成实名认证,也无法使用移动支付;比如,有人在疫情期间无法顺利领取健康码……

  这样的困扰,随着《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的首次修改,有望得到彻底的“解决”。这对名字带生僻汉字的人而言,是极大的福音。事实上,早在2019年,公安部门就对人口信息库进行了扩容升级,收入了包含少数民族文字、冷僻姓氏在内的7.2万个汉字,基本满足了老百姓的身份认证需求。只可惜,其他很多部门与机构并未同步更新这套字库,这导致政策福利并未广泛覆盖。而此次国标的升级,则突破了这样的瓶颈,能带来多重利好。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约有超过6000万公民的名字中含有生僻字。这意味着,随着新国标的实施,这些人的生活便利度将会大大提高。此前的他们,饱受“数字鸿沟”的困扰;今后的他们,将跟其他人享受同等的权益。这般现实,也是社会进步的写照,是公共服务延伸的必须,更是传承与弘扬传统汉字文化、展现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