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壮语庭审”是司法为民服务的最美注脚

 2021/08/25/ 00:27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张忠德

  张忠德

  近日,广西南宁市武鸣区人民法院双桥人民法庭在甘圩镇一片沃柑果园旁,进行了一场特殊的庭审。庭审开始,原告及被告代理人悉数到场,主办法官在2名身着壮族服饰的人民陪审员和直播间网友的见证下,运用当地人亲切的壮语,审理了一起关于沃柑果树被损坏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8月24日《广西日报》)

  “壮语庭审”到田间,是司法为民的实在体现,也是诉讼服务“接地气”的样板,更是普法教育的生动课堂。此次采用“巡回法庭+线上直播”的形式,得到当事人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整个直播活动有效实现了审判过程的公开和透明,更能对线上和线下的群众进行现场普法,使法治观念更深入人心。这场特殊庭审获得近7万人在线“围观”和7.6万点赞,充分说明了群众对此种庭审形式的追捧和认可。

  就地审理、就地调解、就地开庭,打通了司法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融入群众的法官,更容易让当事人产生信任感;用壮语交流,更有助于与当事人的沟通。实地走访、现场调解,当庭辩法析理,真正起到化解群众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效果。

  延伸审判服务职能,把庭审开到田间地头,也就把法制教育宣传融进了群众心头。寓教于案、以案普法,无疑形成审判“搭台”、普法“唱戏”的法制宣传氛围。通过公开宣判等多种方式,使村民的法律意识逐步提高,也增强了其依法维权观念,从而减少纠纷的发生。通过构建巡回法庭模式,真正实现了司法为民的理念,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诉讼不便的问题,也起到了“审判一件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可以说,“壮语庭审”“沃柑法庭”是基层司法为民服务的最美的注脚和品牌。也希望各地优先配足配强法庭力量,鼓励优秀人才向基层聚集,不断延伸司法审判功能,为治理乡村振兴展现法庭担当,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