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江
只需几十元,就能和素未谋面的“虚拟恋人”谈一场恋爱,陪自己聊天、打游戏、看电影……目前,这种借助网络的有偿式情感服务,成为不少年轻人寻求情感慰藉和解压的方式。“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虚拟恋人”在制造“甜蜜”的同时,也暗藏各种陷阱。有人为“虚拟恋人”花费重金,最后却落得“情财两空”。(5月20日新华社)
在“520”,“虚拟恋人”现象再度引发舆论关注。事实上,明码标价的“虚拟恋人”服务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多年前就在某电商平台火了一把,只是该行业因频频涉及色情交易而遭遇整治。去年以来,因新冠肺炎疫情给社交造成困局,这一蛰伏的行业再次复苏,生意火爆,很多宅男宅女选择“虚拟恋人”排解压力和寂寞。
时至今日,“虚拟恋人”服务在品类、模式等诸多方面都有了很大进化,只要有需要,总有一款适合你。但不管怎么进化,“虚拟恋人”的实质都没改变,所暗藏的重重风险一直都存在。目前看,“氪金式”的“虚拟恋人”服务更像是一种集有偿交友、网恋、陪伴服务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变味的情感游戏。
虚拟的往往是完美的,也是危险的。在虚拟恋爱中,消费者可以凭借自己的喜好设定角色,从业者则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营造“理想人设”,包括样貌、身份、性格等都是消费者最渴望的。这种情况下,从业者对照“剧本”施展话术,消费者很容易被PUA,最后腰包被掏空。此外,“虚拟恋人”还可能引发软色情、诈骗等违法犯罪问题。据报道,“虚拟恋人”潜在的犯罪问题已引起警方关注。
整治“虚拟恋人”乱象并非易事。一方面年轻人有情感需求,但在现实中又无法满足;另一方面这种服务行走在法律和道德的灰色地带,善打各种“擦边球”,给监管带来不小难度。因为这种服务披着“明码标价”“你情我愿”的外衣,消费者被骗后还可能面临维权困境。
无论是相关部门还是网络平台,都应积极主动创新监管方式,进一步强化行业规范,让陪伴服务健康发展、发挥正面作用。引导年轻人树立理性、健康的价值观、情感观、家庭观无疑是根治之策,这需要各方形成合力,久久为功,把年轻人从虚拟世界里拉出来。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5月19日【丝路话语】红头文件何以沦为“乌龙笑谈”
- 2021年05月19日【丝路话语】随意暂停办理离婚登记不是便民是扰民
- 2021年05月19日【丝路话语】“公交电梯”是老旧小区改造的有益创新
- 2021年05月19日【丝路话语】抗肥药成“中华老字号”的浮夸病该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