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心理援助是打赢疫情阻击战的组成部分   

 2020/02/03/ 18:29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冯海宁

  本网特约评论员冯海宁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消息,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近日印发关于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的通知。通知明确,各地要在原有心理援助热线的基础上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每条热线至少开通2个坐席,结合本地公众需求提供24小时免费心理服务。(2月3日中新网)

  显然这场疫情不仅威胁公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也会对部分人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不论是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是多日足不出户的普通居民;不管是隔离人群、疑似患者,还是确诊患者、死者家属,可能或多或少存在恐慌、焦虑等心理问题,国务院要求各地设立应对疫情的心理援助热线很有必要。

  对公众提供针对疫情的心理援助,可以增强公众心理免疫力,提升公众应对疫情的信心。同时,这种心理援助能减少疫情期间的社会矛盾,有利于规范社会秩序,为抗击疫情创造良好的大环境。因此,各地必须按照国务院要求尽快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有心理问题的人群要主动向专业人士寻求心理治疗。

  其实,北京部分单位应对疫情心理援助已率先启动。比如北京师范大学1月27日就面向全国民众开通了疫情心理支持热线4001888976和网络辅导服务。再如,北京市妇联2月1日开展相关心理咨询培训,妇联12338热线将为全市广大妇女和家庭提供心理危机干预咨询服务,以帮助大家正视疫情,疏导不良情绪。

  从北京师范大学前期心理援助情况看,普通群众大概占比50%,一线医护人员占比约10%,被隔离人员占比约15%,在家隔离人员约5%,其他情况占比约20%。这一结果对于各地设立心理援助热线是一种启示,即提供心理服务要根据不同人群需求做好相关准备,因为不同人群面对疫情,心理干预需求是有差异的。

  从国务院此次要求来看,对心理援助相当重视,既明确了各地心理咨询热线的服务底线——每条热线至少开通2个坐席,又明确了服务时间——提供24小时免费心理服务,还明确了经费支持——地方政府应当对热线主办机构给予适当经费补助。如此一来,心理困顿、焦虑的公众有望随时获得免费心理服务。

  笔者以为,心理援助是打赢疫情阻击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只有心理健康的民众面对疫情时,才能理智、科学地应对。而要想做好应对疫情心理援助这篇“大文章”,各地除了落实国务院要求外,还应该因地制宜提供专业化的心理服务。比如说,各地心理服务能力还应根据当地疫情严重程度不断进行调整。

  例如湖北省,应该开通更多心理咨询热线,每条热线开通的坐席应该高于全国标准。只有如此,才能避免公众拨打心理援助热线时出现占线等情况。同时,财政对热线主办机构的经费补助应该调整,因为热线主办机构支出会增多,财政应该为这项公共服务买单。

  再比如,除了设立心理援助热线外,还应该鼓励网络心理援助。坦率地说,热线电话是传统的咨询渠道,随着互联网普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普及,应该充分利用新的咨询渠道,最大化向公众提供心理服务,网络心理服务也应该纳入经费补助范围。此外,对于隔离人员、医护人员等,必要时应提供现场心理服务。

  我们不但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心理。除了通过心理服务解决心理问题外,加强科普提高公众医学常识,也能减少焦虑等心理问题。此外,完善公共治理方式也能从源头上减少心理问题,比方说部分外地人返城后,却回不了家,吃住都是问题,很容易对返城人员心理造成不良影响,亟需规范化管理。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等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