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解决过度帮扶还得回到精准扶贫上来

 2019/07/03/ 10:04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毛建国

解决过度帮扶还得回到精准扶贫上来

  毛建国

  脱贫攻坚的硬骨头,既需要广大基层干部真帮真扶,也需要贫困户自强不息、苦干实干。然而,当前部分贫困地区人为拔高“两不愁保障”标准,“加码”干部扶贫任务,造成一些扶贫政策“福利化”倾向。经如此“过度帮扶”,一些地区不仅负债压力加大,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也减弱。(7月2日 最新一期半月谈)

  媒体报道的一些“贫困户甩锅,政府背锅”的荒唐事,确实让人痛心。比如说,今年春节前,西南某贫困村一名贫困群众患了小病,在乡镇卫生院就可治疗,偏要打车到县医院要求住院,而且治愈后不肯出院。后来调查得知,这个人在外打工的子女春节不回家,他觉得一个人过年没意思,还不如在医院待着。还有人直接当起了“甩手掌柜”,什么事情都推给扶贫干部。

  必须指出,这只是个例,大多数贫困群众并不是这样。不能因此而对贫困群众冷眼相待,不能因此而对脱贫攻坚失去信心。当然,这种事情,哪怕只是发生一起也不能轻视。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所谓“争当贫困户、不愿意脱贫、不愿意摘帽的不良风气”的风气,病根是不是都在贫困户身上?我们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有没有需要注意和反思的地方?

  解决这个问题,确有难度,却非无解。其中一个思路,就是回到精脱贫上来。“过度帮扶”的要害不在帮扶,而在过度上。凡事过犹不及,已经出现过度了,衍生一些问题又有什么奇怪的。为何出现“过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脱贫攻坚中,还是有简单思维,有突击想法,只是把脱贫攻坚当成一个任务,而没有对症下药,找病根,开良方。

  贫困是一样的,但造成贫困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缺少产业,有的是缺少资金,有的是缺少信息,有的是缺少劳力,还有的是天灾人祸……病根不同,处方不同。中央之所以强调精准扶贫,就是防止运动式脱贫,要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从脱贫一线的故事来看,大凡做得好的,也都是因为找到了病根,拿出了良方。

  脱贫攻坚离不开输血,输血和造血同样重要。提供一些政策关怀,还是重要的。这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不能超出自己的能力,也不能以给钱代替帮扶。现实中,一些地方出现扶贫政策“福利化”倾向,有的地方甚至制定了全兜底的免费医疗政策……很难说没有“应付式”“解套式”思维,不排除内心深处,还是简单把脱贫攻当成任务,而没有想到沉甸甸的责任。

  至于说“扶贫先扶志”,同样涉及到精准扶贫问题。造成贫困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由于条件不够,有的是由于能力不强,有的则是思想不足。解决思想问题,必须回到思想上来,这就需要深入群众身边,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弘扬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精神,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忽视思想问题,只是简单给钱给物,甚至越是思想有问题越是给钱给物,这是把脱贫攻当成任务,只想着如何完成任务。

  解决过度帮扶还得回到精准扶贫上来。在扶贫政策上,该还要,但不能“一了之”,更不能不顾自身条件“一了之”。就怕思想出现了问题,落实出现了偏差,只是指责群众不讲理、不领情,给自己找理由、找借口。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