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国内媒评

【光明时评】让“老场景”释放消费“新流量”

 2025/05/31/ 11:27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时评】

  作者:刘钒(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消费业态升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消费场景焕新折射出社会的发展变迁。当前,消费业态升级风起云涌,传统业态不再受困于固有标签,乘着科技与文化的东风,焕发出蓬勃生命力。老商场变身社交打卡地,书店“进化”成知识游乐场,“非遗热”“数字游民热”不断升温……当前,一大批“老场景”焕新,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消费“新流量”,演绎着我国消费业态的深层变革。

  在大众消费日益彰显个性化的时代,场景化成为生产新型消费空间的重要策略。只有创造出更多新式消费场景,才能满足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随着我国消费主体升级,年轻一代成为消费“新流量”的主力军。年轻消费者具有独特的消费观念和行为特点,追求新鲜事物和新奇消费体验。经营动漫、游戏等IP衍生商品的“谷子经济”,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面向年轻消费群体的二次元周边消费业态。“谷子经济”的爆发式增长,揭示着代际消费观的嬗变。当95后、00后愿为动漫IP支付溢价,当汉服巡游带动古城民宿入住率攀升,“老场景”在年轻消费群体助推下,面临持续输出精准商业价值的挑战,迫切需要进行价值坐标系转换和商业逻辑重构的双重调整。

  科技赋能与文化赋值是“老场景”焕新的“双引擎”,其本质是在消费空间中大量融入科技元素与文化价值,用科技在时空变换中寻找文明传承的记忆,让科技与文化成为接引消费“新流量”的超级链接。科技赋能与文化赋值在消费场景中的耦合,不仅是科技手段对文化价值的解码,也是文化基因与技术应用的共振,共同加速消费业态的融合与更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科技与文化融合型新业态消费增长42%,高于整体消费增速37个百分点。“老场景”焕新越来越呈现出需求体验化、产品多元化、功能融合化的新特点新趋势。从敦煌“数字供养人计划”,到故宫文创爆品,再到网游产品与青花瓷、脸谱、蜀绣、京剧等非遗IP的深度联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为消费场景升级提供了广阔空间。特别是一批承载着地域特色文化的“老场景”,充分运用“本地优势文化资源+数字科技”的创新模式,深度挖掘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积极打造消费新产品新玩法,成为不少城市消费升级的新亮点。

  消费场景升级不是简单的商业形态叠加,而是传统消费向体验式消费、情绪价值消费的加速转型。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数字产业实现业务收入8.5万亿元,同比增长9.4%。数字科技应用和历史文化相融,催生出博物馆场景角色扮演、实景推理游戏体验、AR数字剧本游等新奇有趣的消费热点。

  “提振消费”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列出的年度十大任务之一。真正的商业模式创新不在于追逐风口,而在于充分利用科技赋能与文化赋值,实现商业生态重组和消费价值重塑。让“老场景”变身充满活力的消费新空间,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规划引领,完善基础设施,积聚多元商业生态资源,打造和完善体验式消费新场景,激发传统消费在数字时代的新活力。

  《光明日报》(2025年05月30日 03版)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