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斌
近日,小米SU7高速事故致3人遇难引发关注,也引起了大家对辅助驾驶、智能驾驶使用场景的讨论。在事发地附近不到五分钟车程处,连续两个电子警示牌都轮播着“前方隧道,慎用智能辅助驾驶”的标语。据调查,眼下全国不少地区对于智驾上路采取了宣传提醒和劝告制止。交警部门更是发出警示,别把智驾当成开车使用手机的借口。(4月7日《中国青年报》)
此次小米事故引起各方的争议,涉及智能辅助驾驶的可靠性,技术的成熟度等问题。当前在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推广中,普遍存在宣传误导现象,造成了部分用户的认知偏差,对智驾盲目过度信任。因此,各地采取提醒措施,意在警示厂商和车主,在相关技术尚未成熟、稳定的当下,智能辅助驾驶的宣传推广亟需回归真实,消费者亦要理性看待、谨慎使用,避免让“科技便利”演变为“安全隐患”。
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自诞生以来,确实为广大车主带来了全新的驾驶体验。诸如定速巡航、自动泊车、智能超车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司机负担,让驾驶过程变得更舒适,许多车主对这些功能青睐有加,在日常行车中频繁使用。然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智能辅助驾驶并不等同于无人驾驶,当前市售车辆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大多处于L2级,意味着车辆只能在特定条件下实现辅助操作,驾驶员始终是确保行车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目前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并不成熟,系统存在诸多局限性。从多起智能汽车事故案例就可看出,其无法完全替代人类驾驶员的判断与决策,可能因警示时间过短,导致驾驶员在面对突发状况时措手不及。此外,在暴雨、浓雾、暴雪等复杂的天气条件下,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传感器可能会受到干扰,导致对路况和周围环境的识别出现偏差。在施工路段,临时设置的交通标志、标线可能无法被系统准确识别,从而引发潜在的安全风险。
而且,部分车主的科学素养不高、理性认知不足,对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存在技术崇拜、过度依赖的现象。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开启了智能辅助驾驶,就可以放松对驾驶的注意力,将驾驶完全放手给系统,分心玩手机、聊天、睡觉、开直播等。甚至有人为了逃避系统监测,采取违规安装“脱手神器”等方式,这种无视安全,将生命当儿戏的行为,极大地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亦将自己和他人置于危险之中。
由此可见,“慎用智驾”的警示,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呵护。在面对新技术时,驾驶者应始终保持理性和谨慎的态度,在使用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前,务必认真阅读使用手册,充分了解该功能的适用范围、局限性以及潜在风险。在驾驶过程中,无论是否开启智能辅助驾驶功能,都应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双手不离开方向盘,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车企在推广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时,应当诚实守信,不要虚假宣传,并要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不断提升智驾级别,优化系统性能和安全性,提高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识别准确率和应对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消费者安全教育,通过产品宣传、用户培训等方式,让车主正确认识智驾功能,避免过度依赖。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4月09日【丝路话语】立规明矩,让自然人网店行稳致远
- 2025年04月09日【丝路话语】“躺到不想走了”,景区躺椅何以受追捧?
- 2025年04月07日【丝路话语】“动态调价”还是“数字宰客”?这样的涨价游戏该叫停了!
- 2025年04月07日【丝路话语】公厕实用的“里子”胜过好看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