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本是阖家欢乐、消费畅达的温馨时刻,然而,在热闹喜庆的背后,消费陷阱也层出不穷,让不少人在消费过程中遭遇堵点,难以顺心。让春节消费回归理性、健康、舒心的正轨,值得深思。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大家理性消费文明过节,小心“套路”避免“踩坑”,让节日更加安心和愉快。
莫让“消费”变“浪费”。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家庭聚餐频繁,餐饮消费占据了很大比重,但部分消费者在消费时缺乏理性,盲目追求面子和排场,点餐过量,造成大量食物浪费。殊不知,这样的“面子消费”不仅浪费资源,也让春节失去了本该有的温馨与实在。“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节日消费应秉承节俭节约,摒弃铺张浪费的陋习,让每一次消费都能物尽其用。
莫让“宣传”变“谣传”。一些商家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在春节促销期间大肆虚假宣传,推广诸如“金包银”首饰、保健食品、“特供”名酒等商品,夸大产品功效、隐瞒关键信息,欺骗误导消费者,破坏了市场正常秩序。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宣传行为,让商家不敢、不能、不想违法。同时,消费者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辨别能力,不被虚假宣传所迷惑,不盲目跟风购物。
莫让“过节”变“过劫”。春节是团聚的日子,可有些人却因过度在意所谓的“仪式感”,陷入了盲目消费的怪圈,给自己带来经济压力,让好端端的节日变成了“劫难日”。我们应摒弃不健康消费观念,注重节日的内涵和亲情的交流,根据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理性消费,让春节过得轻松自在。(文字:任彩玲/漫画:滕嘉楷)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等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1月15日【丝路漫评·情满春运路】平安是回家最快的路
- 2025年01月10日【丝路漫评】炒热的“神药”该降温了
- 2025年01月03日【丝路漫评】免责声明不是“挡箭牌”
- 2024年08月19日【丝路漫评】为爱“减负” 让幸福回归“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