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化解“职业倦怠”需多方综合施策

 2024/09/23/ 20:55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付 彪

  付 彪

  “我工作6年了,没想到现在领导、同事打来电话时,我竟然会感到心慌,忍不住地会回避。”90后的郑阳毕业后在北京一家企业担任审计,从职场新人到部门骨干,他成长得很快,也很有成就感。然而,当下因为种种原因,他对工作感到深深的倦怠,开始重新思考工作的意义。如今,工作久了感到倦怠的人不在少数。(9月23日《工人日报》)

  身处数字时代,很多工作逐渐数字化、要求在线协作,使得工作与生活界限渐趋模糊,容易造成职工无法“离线休息”,进而导致“职业倦怠”的问题越发突出。当职工陷入“职业倦怠”时,不仅会使其感到身心疲惫,引发生产力下降、离职率上升,也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023年12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1000名职场人士进行的调查显示,93.8%的受访者对工作有倦怠感,薪资达不到目标、工作时间长是倦怠的主要原因。

  “职业倦怠”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情绪耗竭现象。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职业倦怠”作为职业健康综合征纳入《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伴随长期压力体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从组织层面看,“职业倦怠”主要源于工作要求与工作资源之间的不平衡。当职工面临过高的工作要求,繁重的工作负荷,以及持续在线且即时响应工作时,就容易发生情绪耗竭。

  无论是哪种职业,倦怠都是一种消极情绪,一种负能量。现实中,一些职工为了摆脱“职业倦怠”,自觉极度缺乏职业成就感、对工作失去热情后选择辞职;也有不少年轻人采取“精神离职”的态度应对“职业倦怠”,即在不丢掉工作的前提下,绝对不让工作占据私人时间。这其实也是一种消极的处理方式,虽然可以暂时缓解压力,但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从长远来看,这种方式会导致职工对组织的认同感下降,不利于个人的发展和组织的进步。

  笔者认为,化解“职业倦怠”,需要多方综合施策。首先,对职工自身来说,确实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工作的意义。“职业倦怠”在大部分人的职业生涯中或长或短都会出现,不必视为“洪水猛兽”。只要客观认识它的存在,积极调节不良情绪,逐步提升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就能走出职业“倦怠期”、迎来职业“上升期”,工作会越做越好。同时,注重维持自己工作生活的边界线,提升维权意识,不让“隐形加班”透支自身权利与健康。

  其次,对用人单位来说,要严守劳动法规,加强人文关怀。在组织机制层面,通过优化工作设计、合理分配工作任务等来平衡工作需求和职工资源;增强团队合作和支持,确保职工下班后的工作脱离,帮助职工恢复心理资源。在企业文化层面,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实职工业余爱好;采取举措帮助职工预防心理疾病,缓解精神压力;建立容错、包容的组织环境,最大限度让职工从职场压力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怀。

  政府部门、工会组织及社会各界也应关注“职业倦怠”问题,出台政策法规,做出制度安排,加强监督执法,强化心理干预,帮助职工“减压”“输氧”,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让他们重新点燃工作的热情与激情,从而实现职工的幸福感提升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