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
相约敦煌,牵手世界。
9月21日,第七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敦煌开幕。本届文博会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主题,敞开襟怀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
47年前的9月,原兰州军区萧华政委等人乘直升机访问莫高窟,并留诗一首:银鹰降临沙州城,“飞天”新装挥舞迎。莫高艺术扬中外,阳关春暖观光人。
如今,敦煌正以高颜值的新装喜迎来宾。为了办好这场盛会,为了让大家有宾至如归之感,敦煌全力以赴,称得上掏心掏肺掏家底,用网友的话,就是“活像一只‘开屏的孔雀’”。
盛装、盛景背后,是盛情。从秉承“宾至如归”理念,体现“敦煌温度”,到发扬“精益求精”精神,体现“敦煌精度”,再到践行“浓重热烈”标准,体现“敦煌热度”,敦煌上上下下展现了细心、贴心、暖心,令人动容。
有个细节是,敦煌近期开展“美丽敦煌我来绘”公益活动,将敦煌壁画中的藻井、神兽、器乐等元素,绘制在城区主干道的墙面、地面、通信箱体,让广大宾客目之所及,皆是“千年一眼、一眼敦煌”。有创意,有诚意。
敦煌文博会已举办六届,如何看这个越擦越亮的品牌?可从三个“标”说起。
敦煌是一个闪亮的地理坐标。身处河西走廊最西端,身为丝绸之路重镇,这个地理坐标不一般。季羡林先生在《敦煌学、吐鲁番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中写道:“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华戎所交,一大都会”。敦煌这个地理坐标,是个有故事的地方,更是一个有历史纵深感的地方,不可取代。
敦煌是一个辉煌的文化地标。在这里,可以看到中原文化、佛教文化、西亚和中亚的文化交相融合。作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的见证,敦煌令人向往,在其基础上形成的敦煌文化值得发扬光大。比如,敦煌文化集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佛教文化于一身,历史底蕴雄浑厚重,文化内涵博大精深,艺术形象美轮美奂,都值得研究。
中国的文化地标不胜枚举,而敦煌独一无二,一个重要原因是,敦煌作为中国通向西域的重要门户,古代中国文明同来自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思想、宗教、艺术、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
敦煌是一个不朽的精神路标。敦煌“守护神”常书鸿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敦煌,我的生命,我的家,我的第二故乡”。常书鸿“愿为敦煌燃此生”,致力于敦煌艺术研究保护工作,留下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水市考察,希望文物工作者赓续“莫高精神”,潜心为国护宝,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更大贡献。从常书鸿、樊锦诗等敦煌人身上,可强烈看到他们传承保护人类文化瑰宝的使命担当,这是一种精神追求,这种追求具有坐标性意义。
由此可见,理解了敦煌坐标、地标和路标的三重属性,就能更深层次理解举办敦煌文博会的时代意义。敦煌文博会是国内唯一以“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综合性博览会,高标准、高水平、高品质办好敦煌文博会,不仅能够擦亮这张甘肃的“金名片”,对弘扬中华文明、激扬丝路精神、推动文明互鉴,以及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甘肃篇章等都有重要作用。
耀丝路,敦且煌。以举办第七届敦煌文博会为契机,全方位展示丝路文化魅力,高质量推动人文交流合作,这是大家共同的心愿。大力传承和弘扬“莫高精神”,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精神动力,这是我们扎实的行动。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4年06月27日【同根同祖 共祭伏羲】敦煌风|一次次升腾起丰沛的文化自信
- 2024年06月27日【同根同祖 共祭伏羲】敦煌风|在传承中感受深沉的文化力量
- 2024年05月22日【敦煌风】文化中国 浸润人心
- 2023年08月18日【敦煌风】牢记嘱托 向梦想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