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笑里藏“毒”,莫让笑气“合法”身份掩盖隐形危害

 2024/06/25/ 21:05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张忠德

  □ 张忠德

  随着“6·26”国际禁毒日的临近,毒品及其相关物质的危害再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其中,一种被称为“笑气”的物质,虽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毒品范畴,却在年轻人群体中悄然流行,其潜在的危害性和监管挑战不容忽视。(6月25日《法治日报》)

  笑气,化学名称为一氧化二氮,是一种无色、有甜味的气体。在医疗领域,笑气常被用作麻醉剂;在食品工业中,则用于制作发泡奶油等。然而,这种双重身份也为它带来了“隐形的危险”。近年来,笑气在一些年轻人群体中悄悄流行,被当作娱乐品吸食,成为一种寻求刺激的“新时尚”。殊不知,其危害远超想象:笑气具有成瘾性,大量吸食会导致面部肌肉失控,形成诡异的痴呆笑容;更严重的,会引发致幻、视听功能障碍等一系列副作用,甚至可能造成瘫痪和死亡。

  笑气之所以能在年轻人群体中流行,与其属性的模糊性和获取渠道的便利性密不可分。在我国,笑气虽然已被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但仍可在一定范围内被用作食品添加剂和医用麻醉剂。这种“合法”身份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不法商家利用电商平台销售笑气,甚至打着“奶油枪气泡弹”等旗号进行伪装,诱导年轻人购买吸食。此外,一些不法分子也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笑气,并在酒吧、KTV等娱乐场所向年轻人兜售。这些场所往往灯光昏暗、氛围迷离,为吸食笑气提供了便利条件。

  目前,我国法律对笑气的定性和吸食行为的处理尚存在争议。一方面,笑气虽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毒品范畴,但其成瘾性和危害性却与毒品无异;另一方面,由于司法实践中对笑气经营行为的处理依据不足,导致对吸食笑气行为的处罚力度有限。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是否应该将笑气纳入毒品范畴进行管理?是否应该对吸食笑气行为设定明确的法律责任?这些都需要在法律层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规定。

  要有效遏制笑气的滥用和危害,关键在于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首先,应进一步完善笑气的法律地位和监管机制,明确吸食笑气行为的法律性质和处罚依据。其次,公安、市监、文化等部门应加强沟通协作形成打击合力,对非法销售吸食笑气行为实施严厉打击。此外,电商平台应加强对笑气等危险化学品的销售监管,建立严格的审核和举报机制,防止不法商家利用平台进行非法销售。社会各界应加强对笑气危害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笑气问题的认识度和警惕性。

  笑气的滥用已对年轻人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只有尽快补上监管漏洞,加大对笑气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等全链条综合监管,多方联动,强化宣传引导,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无毒、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