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该对“健康课程”进行“法治体检”了

 2024/03/28/ 22:53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冯海宁

  □冯海宁

  记者近日调查发现,部分商业机构在短视频平台直播中,以“养生操”或“免费公开课”的形式,诱导用户加入网络群聊,随后对入群者“洗脑”,通过贩卖“癌症焦虑”等方式,最终诱导用户以数百元至上千元不等的价格购买相关“健康课程”。一些用户在发现上课“没有效果”后退款无门,从而造成经济损失。(3月27日《新华每日电讯》)

  人们的生活富足之后,更加重视健康问题了。于是不少企业和个人看到“商机”,纷纷在网上推出各种健康产品,其中,各种“健康课”层出不穷,有的是有资质的专业人士在授课,有的则是身份不明的人士在授课;有的是免费课,有的是付费课。而根据上述报道,部分商业机构以“免费”为诱饵,诱导用户到聊天群,再卖付费课或者其他产品。

  在所谓的“养生课程”里,“老师”不停地推荐某款“蜂胶”产品,以及“××不老丸”“××口服液”。其中,将某些保健品当成药品来卖,有老人花费1万多元购买使用后没有任何效果。为了卖付费的“健康课程”,贩卖“癌症焦虑”,诱导用户借贷购买课程。一些用户在发现上课“没有效果”后则退款无门。可见,网上的“健康课程”乱象不少。

  公众特别是中老年人群重视健康问题、学习健康知识显然没有错,但要理性看待网上的健康课。既要看这类博主有没有与健康相关的资质,也要谨防被“洗脑”,从而购买所谓的“药品”或者付费的“健康课程”。因为有资质的博主才可能提供专业的健康知识,而所谓“药品”是药物还是保健品要仔细辨认,也就是说,要捂紧钱包谨慎付费消费。

  这也提醒有关方面,能否提供免费的网上公共健康课程,满足公众对健康知识的渴求?一旦卫生健康部门推出免费的公共健康课程,部分商业机构以“免费健康课”诱导用户购买付费“健康课”,就很难得逞。过去,各地有关部门和公立医院会在某些日子在公共场所普及健康知识,如今进入网络时代,不妨在网上推出各种健康课程进行健康科普。

  对这类网上“健康课”乱象,有关方面应进行全面“体检”:其一,商家是否涉及虚假宣传值得深查。无论打着“免费”幌子卖付费产品,还是碰瓷名医大家等,都涉嫌虚假宣传;其二,其售卖的究竟是药品还是保健品,是否将保健品当“药品”卖,要依法进行调查和处理;其三,对用户购买“健康课程”和“药品”退款难,也要依法审查处理。

  不管是短视频直播还是“私域直播”,都不是法外之地。作为短视频平台,既要对博主资质进行把关,也要对短视频将用户引流到聊天群等,加强规范管理。市场监管部门、药品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等,应当对网售的“健康课程”和其他健康产品加强监管,对相关违法行为,可依据《广告法》《药品管理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来查处。

  而一些“养生课程群”的“老师”,通过“舌象照片”进行诊断,进而贩卖健康焦虑的做法,既不符合中医常识也不符合诊断规范,若没有医疗资质就属于非法行医,轻则涉嫌违反《执业医师法》,重则涉嫌违反刑法。这类商家、主播要聪明一点,别因牟利而触犯法律。有关部门可对“养生课程群”这类私域的非法行医,通过暗访等方式来查处。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