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卖惨主播”收割老年人,平台要当好“护老侠”

 2023/10/30/ 22:22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冯海宁

  □ 冯海宁

  近期,一些演假苦情戏吸引老年人关注,主播“卖惨”兜售产品的现象频发。在社交媒体上,接连有网友发文称家里老人已“中招”,向平台投诉却回复“无质量问题不退货”。日前,有“卖惨”主播被南京法院判决公开道歉并支付三倍赔偿款。(10月30日央广中国之声)

  最近几年,随着短视频受众规模快速扩大,不少主播以“卖惨”方式直播带货,典型例子是凉山系列网红直播带货案。与以往主播打着“助农”旗号“卖惨”不同的是,如今一些主播通过上演假苦情戏真卖货,诱骗老年人群进行购物,成为“收割”老年人的一种新现象。

  比如深圳王女士反映,其母亲退休后喜欢看的一类视频是,某人遭遇生活困难,主播为博取同情心,前来帮忙,顺便兜售产品,导致其母亲购买了两三万元的产品。当王女士以产品价格虚高为由向平台投诉时,平台认为产品没有质量问题、老年人自主下单,拒绝退款。

  另一案例是,主播先导演“解救戏”又导演“重病戏”,然后声称通过卖货货款支付医药费,诱导消费者花5649.9元购物。但这出假苦情戏最后演砸,消费者发现主播、演员等人举办“庆功宴”,将主播和平台诉诸法院,最终主播被判公开道歉并支付三倍赔偿款。

  不难看出,这类案例有两个特点:一是主播导演假苦情戏的真正目的是卖货,所售产品的价格虚高;二是上当受骗的主要是老年人群,这大概是因为老年人心软、缺甄别力,把这种假苦情戏当成了真人真事。对于这种“骗老”现象,必须采取精准有效的预防和整治措施。

  首先,需要各短视频平台履职尽责。此前中央网信办已要求短视频平台,虚构剧情须进行标注,帮助网民辨清真伪。但很多主播在视频中并没有相关标注和提示。显然责任在平台。如果平台要求主播直播前先提供相关证明证据,审核通过后再允许直播,可杜绝虚假苦情戏上演;还要加强巡查及时中断虚假直播。另外,凡是涉及老年人消费的投诉,平台应当完善退货退款机制。

  其次,对短视频平台上的真假苦情戏要加强行政监管。假苦情戏实为虚假广告,对消费者构成了误导,涉嫌违反《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而且,有的假苦情戏还涉嫌欺诈,应当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乃至《刑法》来追责。这需要相关部门各尽其责。

  此外,也要引导老年人群理性看待直播间上演的苦情戏。凡是没有标注虚构剧情的直播间苦情戏,老年人都应该谨慎看待、理性看待,因为在无法分辨真伪的情况下,唯有谨慎再谨慎才能避免上当受骗。有关部门、社区和老年人家属要对老年人加强针对性引导和教育。

  在防范“卖惨主播”“收割”老年人的治理行动中,短视频平台要扮演好“护老侠”的角色——这是平台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美德的生动体现,也是落实社会责任、法律责任的具体表现。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