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甘媒视角

【传承文化根脉 汇聚复兴力量】敦煌风|溯源历史文脉 坚定文化自信

 2023/06/19/ 17:14 来源:新甘肃 张葆英

【传承文化根脉 汇聚复兴力量】

敦煌风|溯源历史文脉 坚定文化自信

  张葆英

  2023年公祭伏羲大典即将在甘肃天水举行。办好公祭伏羲大典,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木本乎根,人本乎祖。伏羲一画开天,肇启文明,点燃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薪火,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根基。以伏羲为代表的中华先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远古文明,为中华各族儿女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照亮了后世星河灿烂的文明之旅。

  关于伏羲的记载,在先秦时期就出现在诸子百家典籍之中。史称伏羲之母为华胥氏,她在雷泽踩巨人足印有感而孕,“历十二年而生伏羲”于成纪。以秦安为中心的天水地区,曾经是伏羲部族的主要活动区域,这里留存有大量伏羲女娲及其部族活动的遗迹和传说故事。

  从历代典籍的记载看,伏羲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始画八卦,肇启文明;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结网罟,以教佃渔;养育牺牲,以充庖厨;造屋庐,改善居室;制嫁娶,以俪皮为礼;养蚕化布,改善衣着;疏水造田,繁滋草木;钻木取火,冶金成器;制琴瑟,作乐曲;尝百草,制九针;以龙纪官,分部治理;创立占筮之法;作历度,定节气。

  伏羲一系列的发明创造,犹如擎天明灯,点亮了整个中华文明史。历代的诗文豪杰文化巨擘,都留下了赞誉伏羲的诗篇,其中,曹植的《伏羲颂》对伏羲贡献的概括尤为精辟“木德风姓,八卦创焉,龙瑞名官,法地象天,庖厨祭祀,网罟渔畋,瑟以象时,神德通玄。”

  伏羲部族在迁徙的过程中把生产劳动技术、日常生活经验、社会管理办法、走向文明的措施不断发扬光大,并汲取各地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传承和发扬了伏羲开创的远古文明,沿渭水到黄河流域,与其他民族相融合,形成了以炎黄部落为核心,以伏羲文化为本体的华夏民族。因为伏羲人面蛇身而崇奉的蛇图腾,也由黄土高原蔓延到中原大地,演变成为龙图腾,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伏羲因此成了全世界华人的始祖。

  伏羲事迹与传说起自先秦,秦汉时被纳入中国古史体系,千百年来逐渐形成了源远流长、内容博大、内涵深奥丰富而蔚为大观的伏羲文化。其所蕴含的文化财富和精神基因,成为催生和滋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源泉。我们对伏羲的尊崇,其实就是对文明和进步的礼赞,对劳动和创造的尊重,对无私奉献者的感恩。

  站在卦台山巅传说中的伏羲画卦处,抬眼望去,山川河流,一览无余,河对面的龙马山,云遮雾罩,山势地貌,俊美秀丽。身后的太昊宫中,伏羲手持八卦盘端坐着,身着树叶织就的蓑衣,明眸微思,仿佛神游天地外,正在参详着神秘玄妙的大道。

  青山不语,渭水悠悠。似乎能感受到来自远古的风烟,触摸到文明肇启时的曦光。伏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地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其博大精深与深远影响备受关注和尊崇。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感谢卦台山,感谢渭水,一山一水,孕育出了中华文明的火种,点亮了我们悠远而深沉的文化自信。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