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甘媒视角  >  甘报社论

【甘肃日报评论员文章】波澜壮阔七十载 共同奋斗新时代

 2019/10/10/ 09:57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甘肃日报评论员

  (五)70年来,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好家园,陇原儿女矢志不渝、久久为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绿色奇迹。

  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作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甘肃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019年3月29日,中宣部授予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时代楷模”称号,将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坚持不懈治沙造林的感人故事带入全国人民的视野。

  八步沙林场地处河西走廊东端、腾格里沙漠南缘的古浪县。昔日这里风沙肆虐,侵蚀周围村庄和农田,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为保护家园,上世纪80年代初,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6位村民,义无反顾挺进八步沙,一干就是38年,使风沙成患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绿树成荫的林海,书写了一部令人动容的艰苦创业史、接续奋斗史。

  一腔豪情愚公志,百战风沙绿河山。八步沙林场“六老汉”的故事,正是陇原大地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动诠释。70年来陇原人民不畏艰苦,愈挫愈勇,克服了一个个困难,闯过了一道道难关,取得了令人赞叹的生态治理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美丽甘肃建设大步迈上新的台阶。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整治祁连山等生态破坏问题,实施重点生态工程,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大气、水、土壤得到有效保护;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乡村旅游示范村100个,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900个,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美好的环境……伴随着更广范围、更深层面、更大力度的生态文明建设,一条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正在陇原大地徐徐铺展开来。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内在要求。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把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实处,让老百姓呼吸新鲜的空气、喝干净的水、吃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让陇原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我们责无旁贷,唯有奋发有为,方能不负人民,无愧时代。

  (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7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从城市到农村,“衣食住行”不断升级,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提起现在的生活,75岁的高台县农民张生道连连说了几个“想都不敢想”。结婚那时,他骑着毛驴迎娶新娘,如今他家里已有了两辆轿车。

  今天,行走在陇原大地,无论是千里河西走廊还是陇东黄土高原,无论是革命老区还是民族地区,看到的都是社会事业发展的繁荣、城乡基础设施改善带来的便捷、各族群众享受新生活的惬意。

  从1957年到2018年,我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了157倍、159倍。曾经一个村、一个乡都没有电话,如今几乎人手一部手机。过去做梦都不敢想的私家轿车,而今每百户家庭拥有量超过33辆。从前人们蜗居在配套不全的狭小住房,今天全省城乡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3.8平方米和31.4平方米……70年来,甘肃经济发展每前进一步,民生改善就跟进一步。

  70年里,陇原人民收获的,不仅有生活的精彩,更有人生的灿烂。新中国成立之初,甘肃省只有7299所小学,在校生45.22万人;66所普通中学,在校生1.5万人,80%的群众不识字。从广泛开设扫盲班、识字班,到推广速成识字法;从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70年来,甘肃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5.5%。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学习形式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多人拥有了改变自身命运的能力。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下功夫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必然凝聚起最大的共识,激发最强的力量,共同创造新辉煌,缔造新奇迹。

  (七)甘肃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这片承载着深情厚爱的土地,铭记着一个又一个温暖的故事。

  1964年,得知酒钢下马停建的消息后,毛泽东心情很不平静,当即在一份报告上批示,“酒钢建设不起来,我睡不好觉!”

  1973年,当听到定西连续22个月大旱,群众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时,周恩来难过得流了泪,并当即派人奔赴甘肃帮助救灾。次年又指示有关部门再一次到甘肃调查灾区群众生活安排落实情况。

  1981年,邓小平又一次来到甘肃,得知敦煌文物维修保护经费不足,他说:“敦煌的保护是件事,还是件大事。”在邓小平的关怀下,国家财政当年拨出300万元专项经费,使敦煌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步入了新的里程。

  1995年,甘肃遭受6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12月21日至26日,江泽民来到甘肃,慰问受灾群众和困难企业职工。

  2007年春节,胡锦涛来到甘肃,他走乡村、进企业,看望各族干部群众,慰问节日值班的干部职工,同大家一起过年。

  ……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着甘肃人民和甘肃发展。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把到西部地区调研的第一站放在甘肃,作出了“八个着力”重要指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又亲临甘肃代表团参加审议,指示我们“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特别对我省脱贫攻坚提出5个方面的明确要求;2019年8月19日至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甘肃,从敦煌一路向东,实地调研指导工作,亲切看望干部群众,再度为甘肃发展把脉指向。

  在甘肃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紧要关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甘肃,面对面给予指导和教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特殊关怀,充分体现了对全省各族人民的深情牵挂和关心厚爱。陇原儿女深受鼓舞和激励、倍感振奋和温暖、倍增信心和决心,极大提振了全省上下砥砺前行、干事创业的斗志和干劲。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是引领甘肃发展的总方略、推进甘肃工作的总纲领。全省上下正在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以滚石上山的意志、敢死拼命的精神、滴水穿石的韧劲,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这是中国人民历经沧桑得出的根本共识。

  70年来,伟大祖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充分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70年后再出发,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我们由衷地为祖国的繁荣进步而自豪,为民族的自立自强而骄傲。我们坚信,只要始终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康庄大道坚定前行,只要始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的嘱托和要求狠抓工作落实,就一定能够把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蓝图变成现实。

  奋斗创造奇迹,实干成就梦想。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把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激发出的干事热情切实体现到推动事业发展上,始终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现实紧迫感做好各项工作,以优异的成绩向党中央、向全省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执笔:万吉彦)

首页  上一页  [1]  [2]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