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十大语文差错”是一堂纠错公开课

 2023/01/14/ 09:23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付彪

  付彪

  1月11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22年十大语文差错。其中包括将“连花清瘟”误写为“莲花清瘟”、数量减少误用“倍”涉及疫情防控,“天然气”误为“天燃气”涉及俄乌冲突,“不负众望”误为“不孚众望”涉及卡塔尔世界杯,“女王”误为“女皇”涉及伊丽莎白二世去世,“终止”误为“中止”涉及联合国决议要求美国终止对古巴的封锁,“霰弹枪”误为“散弹枪”涉及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等。(1月12日《北京青年报》)

  规范、准确、生动地使用语言文字,对于人们交流沟通情感、表达思想认识和传承文化记忆都具有重要意义。创办于1995年的《咬文嚼字》杂志,是中国出版界第一份纠正社会语言运用的刊物,以专门“咬”文字差错而闻名。自2006年开始,《咬文嚼字》编辑部每年公布“十大语文差错”,至今已连续发布了17次。每一次公布“十大语文差错”,都是一堂语文纠错公开课。

  “十大语文差错”的背后,其实是一份别样的年度重大社会热点档案。比如,2022年7月和11月,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先后完成与天和核心舱的交会对接,媒体报道中常把“天和核心舱”误为“天河核心舱”。卡塔尔世界杯决赛,梅西不负众望,率阿根廷队捧起大力神杯,有人将“不负众望”误写为“不孚众望”。重大社会热点也是社会的关注焦点,“十大语文差错”集中于重大社会热点,有助于公众更加重视和纠正语文差错。

  值得点赞的是,《咬文嚼字》除了指出“差错”,还像老师给学生上课一样,对“差错”进行细致解读,令读者受益匪浅。比如,2022年,“踔厉奋发”频频出现于文件报告、新闻媒体、宣传横幅中。“踔厉奋发”的“踔”常被误读为zhuō,正确的读法是chuō。《咬文嚼字》不仅指出了“踔”是个多音多义字,还诠释了两种读法背后的本义及引申之义,彰显了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让读者学到了知识、汲取了力量,也长了记性。

  中国语言文字之美,美在字词,美在音韵,美在典故。在网络时代,公共媒体中任何一个小小的错字、别字,都可能在舆论大潮中对公众造成误解、误导。《咬文嚼字》坚持不懈“咬住差错不放松”,初心就是捍卫语言文字纯洁性,避免谬传引发社会歧义。作为新闻媒体,在虚心接受“十大语文差错”的同时,能否也针对自身容易出现的差错认真进行“咬文嚼字”,给政府部门、其他公共媒体带个好头?如此,方可大大减少语文差错。

  对于普通公众来说,在社会生活的交往中,也不能轻视语言文字的正确运用。有人曾担忧地说,伴随网络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早晚也会为人父母,很难想象一个满篇错别字的家长能够正确引导孩子的语文学习。为了做一个合格家长,咬文嚼字十分必要。

  当然,规范使用语言文字、保持语言文字纯洁性,是一个多层面的文化教育工程。我们常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也意味着,规范使用文字需要从学校课堂教育把好关,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期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以“十大语文差错”为镜,给孩子们上好语文课、纠错课。

  总之,规范使用语言文字、保持语言文字纯洁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全力以赴,这不仅要有一种严谨的态度、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更要有一颗敬畏之心。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