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敏飞
自1月8日起,我国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实施分级分类收治并适时调整医疗保障政策;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调整疫情信息发布频次和内容。依据国境卫生检疫法,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1月9日《人民日报》)
如今,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防控政策与之前相比有很大的改变。自1月8日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变成“乙类乙管”,从管理方式上来看,又有新的改变。在网络上,一些声音也是此起彼伏,甚至一些言论认为,这样的改变就是“躺平”,就是“放任不管”。这样的谬误,需要及时得到澄清。这意味着,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管理方式进行改变之后,还有很多的文章要继续做好。
“人”的文章必须重视,对特殊群体和中老年群体,应该有更多的关注。根据此前的一些科普常识,大家都知道,对有基础病的人,尤其是中老年群体而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不是很友好。那么,对各地来说,对老年人、有基础病人群、儿童、孕产妇等特殊人群的疫苗接种、个人防护以及感染后的及时救治等现实问题,就必须有针对性的方案和预案,最大限度地保障这些人的生命安全,减少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在农村地区,因为医疗资源和科普常识不到位等现实问题,还需要政策的适度倾斜。
“事”的文章必须做好,对做好科普宣传、加大宣传力度等内容,应抓好抓实。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这样的理念与意识要宣传到位。此外,在如何更好地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特殊群体出现特殊情况如何处理等方面,也要做好科普工作。只有让每个人都能更好地了解、认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才能避免恐慌、避免焦虑,也才能更好更积极地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风险。这些,也是今后各地的一种常态化的工作,必须认真对待,并且严格做到位。
“物”的文章必须做实,在服务与保障上不能“留缺口”。对各地各部门来说,之前的一些经验教训还是要吸取,比如在关键时刻物资和药品的缺失,这是很致命的问题。随着疫情发展进入新阶段,这样的问题不能再次出现,那么各地就应该根据疫情防控的具体形式作出新的变化和新的调整,着力保障好公众的用药需求,确保大家在关键时刻买得到药。这背后,不仅需要对特殊药品进行限购、注册登记等,更需要统筹、调配、平衡好各方的资源。在特殊的时间节点,如春节等,也要做好关口前移工作,最大限度地提升各地的疫情防控能力,确保各地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做实。
实施“乙类乙管”,不是放开不管,这是基本常识。对各地来说,做好“人”“事”“物”的多方面文章,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安全,也是后疫情时代的应有之义。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2年11月17日【地评线】丝路话语:跨省游与风险区“解绑”有多重利好
- 2022年11月06日【地评线】丝路话语:传承雷锋精神 擦亮先锋担当底色
- 2022年11月03日【地评线】丝路话语:“三行情书”蕴含着向下扎根的力量
- 2022年11月01日【地评线】丝路话语:呵护“她”权益 就需要法律全面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