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江
9月6日,上海一商场广场雕塑被指不雅,引发网友关注。记者了解到,有网友拍摄视频称上海夏都小镇广场外摆放相关雕塑,会对青少年儿童产生不良影响。同日,商场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相关雕塑是“反映了雕塑家对生命力量的肯定,以及关于人类源头新的理解与阐释”,接到投诉后目前已撤下。(9月6日南方都市报客户端)
雕塑已被撤下,争议仍在继续。有人说,不能以世俗眼光看待艺术品,而应多点包容心;有人则认为,“辣眼睛”的雕塑不应出现在公共场所,“艺术”不是冒犯大众感受的遮羞布,何况还可能“带坏”孩子们。与此同时,其他城市的一些“大尺度”雕塑也被卷入舆论场。网友意见针锋相对,争执不下。
事实上,类似争议由来已久,比如前些年街头出现的“裸体艺术”“行为艺术”等,也曾因尺度过大、边界不清等问题,引发到底是艺术还是低俗的争议。从艺术角度讲,应该鼓励艺术家探索创新;但从公众感受看,有些艺术品的确不应该出现在公共场所,否则就要接受大众审美的评判。
以上海夏都小镇广场的雕塑为例,这种包含性器官和性动作造型的雕塑,放在艺术展室估计没人挑毛病,但摆在人来人往的广场显然欠考虑。既然是公共场合,就首先要考虑大众的感受和审美,不能过于强调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无论什么样的创作意图、表现手法,公共雕塑都不能影响大众感受、污染大众视觉。
从网络舆论看,网友对艺术品并非没有包容意识,而是反对那种无尺度、无边界甚至无底线的做法。不少网友对待涉事雕塑的态度可分为“点开前”和“点开后”:在点开新闻视频前,认为应持包容态度,不必大惊小怪;点开新闻视频后才发现原来“不忍直视”。这也说明,雕塑被指“不雅”的原因,不是大众审美能力不行,而是雕塑出现在了不该出现的地方。
这些年来,争议公共雕塑有一个特点:当初摆放雕塑时忽视了大众感受和主流审美。上海夏都小镇方面也承认,当时摆放雕塑时主要从艺术的角度考虑,确实疏忽了对公众可能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为何会忽视?难道雕塑的摆放者、管理者,浑身都是艺术细胞,不懂大众感受和主流审美?恐怕不排除夹杂利益因素和利益动机的可能。以“大尺度”吸眼球、博出位,即使引发争议,也可以一撤了之,这是不少商家屡试不爽的把戏。
说到底,公共雕塑不应背离大众审美,否则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2年09月05日【丝路话语】打造网络安全生态没有局外人
- 2022年09月05日【丝路话语】治理视力矫正市场乱象监管必须较真
- 2022年09月02日【丝路话语】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 确保网络生态风清气正
- 2022年09月02日【丝路话语】一声“怒斥”,却在挽救一个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