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敏飞
近日,一则落款为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的邮件在网上流传。该邮件指责知网近“千万级别”的续订费用和“苛刻”的续订条件,并表示因谈判无法达成一致,目前中国知网已暂停中国科学院对CNKI数据库的使用权限。4月17日,中科院图书馆处某位负责落实此事的老师证实网传一事属实,“自2022年4月20日起,停用CNKI数据库。以后会用万方和维普替代,查不到的文献可以用文献传递等方式。”(4月18日《光明日报》)
近年来,知网多次因高昂的订购费引发关注。有媒体调查发现,从2012年至2021年间,至少有6所高校曾发布公告表示暂停使用知网,原因均为知网的订购费涨幅过高。此外,“赵德馨教授起诉中国知网获赔”一案,也一度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事件。
已知的事实是,知网近年来的利润的确很高。同方股份财报显示,仅2020年一年,同方知网主营业务收入11.68亿元,毛利率高达53.93%;2021年上半年,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4.96亿元,毛利率达51.30%。作为一家“借鸡生蛋”的企业,能把业务做得如此有“经济效益”,的确令人惊诧。
知网之所以能赚取巨额的经济利益,主要是因为其有很多独家资源,且处于“一家独大”的局面。截至2019年,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收录了独家与唯一授权期刊3964种,占我国期刊总量的43%。与其他的平台相比,知网显然拥有更加显著的知识产权优势。也因为这样,很多高校停用一段时间之后,还是“不方便”,最终只能与知网再次“携手合作”。
此前,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孙晋曾发文表示,“如果学术数据库不再将版权保护作为激励创新的催化剂,而是将其当作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手段,恣意滥用版权实施垄断高价,破坏、妨碍并制约相关市场竞争,其滥用行为便不能逃脱反垄断法的审查和惩治。”这样的说法,引发了外界的强烈共鸣。
如不少人所言,外界之所以对知网的一些行为不满,说到底就是对“商业绑架学术”的一种不满。如今,“中科院停用知网”的事情,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无法否认,知网的确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但也不能避讳其自身存在的问题,那就是,他们在考虑“经济效益”之时,也不能忽略“社会效应”。毕竟,公开的信息显示:知网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既然如此,就该更加名副其实一些。
一言以蔽之,只有让学术的回归学术,让经济的回归经济,才能有效推动学术研究回归到服务大众的本质中来。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2年04月19日【丝路话语】“对女子吹口哨被打死”案关乎以后敢否“打流氓”
- 2022年04月19日【丝路话语】“食安封签”还有问题待解
- 2022年04月19日【丝路话语】强制报告排查制度让拐卖犯罪无处遁形
- 2022年04月18日【丝路话语】手抄报作业也要防止“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