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栋
近年来,外卖餐饮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无接触配送”的食品外卖广受好评。与此同时,外卖食品被偷吃、恶意加入异物等事件屡见不鲜。为提升外卖餐饮食品安全质量,今年以来,多地陆续要求或提倡使用“食安封签”,为外卖食品的“最后一公里”加了一道“安全锁”。但记者近日采访发现,大部分商家目前仍然未能按要求“封”上自己的外卖。(4月19日《法治日报》)
可谓理想丰满、现实骨感。虽然“食安封签”顺势应时,击中时弊,既是对外卖食品的一种安全防护,又能更好地划分责任,契合市场和消费者期待。但由于种种原因,比如有的地方对此只是一般性的要求或倡导,并非规定动作,部分买家也没有特别注意是否存在封签,加之商家出于经济时间成本增加等考量,不仅使得外卖食品“最后一公里”的“安全锁”不太牢靠,甚至形同虚设。这说明,推广“食安封签”绝非水到渠成,而是还有一些问题待解。
首先,需要强化刚性约束,明确无封签或封签破损意味着外卖商家的服务或商品存在瑕疵,消费者有权拒收,骑手也有权为了保护自身利益而拒绝配送,而不应止于可以“看着办”的倡导。其次,相关部门包括各个外卖平台要加强对“食安封签”的宣传推广,制定相关规则和制度,引导平台内商户落实封签使用措施,同时引入监管力量,对不加封签的商家采取必要的处罚。此外,广大消费者也要提高自身权益保护意识,勇于和善于对那些我行我素,未按规定“封”上自己外卖的商家说“不”。
事实上,外卖食品安全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封签只是解决问题的一项措施,还应建立网络餐饮平台信用评价体系,从而真正发挥信用监管的作用。对于涉嫌存在违法行为、消费者投诉集中或者信用记录不良的商户,还可以采取调整搜索排名、暂时或永久停止提供平台服务等措施。
对于商家来说,则需要认识到,封签不仅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而且如果将封签运用好,还可以让其成为外卖商家品牌影响力的载体,比如加上自己的LOGO、设计暖心的话语等,更能够吸引消费者,留住回头客,增强竞争力。既然如此,何乐而不为?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2年04月19日【丝路话语】强制报告排查制度让拐卖犯罪无处遁形
- 2022年04月18日【丝路话语】手抄报作业也要防止“过犹不及”
- 2022年04月18日【丝路话语】重拳刹住职校“卖人头”歪风
- 2022年04月18日【丝路话语】对新型“变脸”诈骗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