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欣
有网友在社交媒体爆料称,海底捞在会员系统里私下给顾客贴标签,包含了体貌特征和个性需求等信息。对此,海底捞于2月24日回应记者称,为了持续提升和优化顾客的个性化服务需求,门店管理人员可以在会员系统中对顾客就餐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补充(如麻辣锅去葱段、柠檬水加冰等)。(2月24日澎湃新闻)
说起海底捞,给消费者留下最深的印象当数服务品质。印象中,在海底捞消费不仅能满足味蕾无限的想象,更是一种身心愉悦的享受。而如今却爆出擅自做主给消费者“贴标签”的问题,对于海底捞的精准画像,不少人觉得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客观来讲,应该对这种行为打上问号,从多方面综合评判,才知利害。
海底捞不管出于怎样的目的,逾越合理尺度收集信息都会让人反感,甚至触犯法律。有人说,被贴标签后,服务更精细化了,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在未告知消费者的情况下私自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诚然,公民个人信息承载了个体特征,甚至各项权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获取,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个人时刻处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险状态,要明白,再优质的服务也不如生命财产安全重要。
而且,“贴标签”的过程完全由卖家主观判断,个性化服务不留神就会演变为差异化措施。例如备注“长得好看”“肥胖”等,很容易让人产生误会,造成顾客的不满。从法律角度来看,如果海底捞把消费者体貌特征和个性特征贴上标签,涉嫌侵害消费者的人格尊严;如果海底捞对贴标签的顾客采取差异化措施,涉嫌对顾客构成歧视行为。要知道,尊重每一位顾客也是优质服务的一部分。
并不是贴了标签,服务质量就会上升。要想优化服务还需要多深入调研,根据顾客评价,及时调整口味、配料等。而不是一门心思“研究”消费者的高、矮、胖、瘦。海底捞的回应中承认了“贴标签”行为的事实,并已要求整改。“民以食为天”,而获得起码的尊重是人的第一需求,能否尊重消费者,顾忌顾客的感受,恰恰是一家企业格局的体现,所以,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不该再拿优化服务当做“贴标签”的借口,踏实服务才是根本。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2年02月23日【丝路话语】论千年古镇的加速朽坏
- 2022年02月23日【丝路话语】超时加班“罚单”是“惩罚”更是“警示”
- 2022年02月23日【丝路话语】整治“青少年电子烟销售”需控烟给力
- 2022年02月23日【丝路话语】12306便民措施彰显铁路服务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