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清
“这些油别看贵,它不光原料好,而且采用冷榨技术,保存了核桃的营养价值,有很多家长来购买。”日前,广西南宁市一家母婴店店员推销有机核桃油。记者走访发现,有不少商品都打着“宝宝专用”的旗号进行销售。一些所谓“宝宝专用”食品成分和普通款差别并不大,价格却较普通款高出一截。(12月2日《工人日报》)
在家庭结构小型化的当下,“儿童中心主义”让孩子们得到了万千宠爱。当消费需要成为一种情感表达的手段,许多家长都会不吝付出。“爱他就给他最好的”,商业广告的推波助澜,深刻地影响乃至裹挟了老百姓的消费文化,让一些消费者被商家牵着鼻子走。
身价不菲的“宝宝专用”,本质上是一种符号炒作。在社会信任缺失、安全焦虑弥漫的背景下,原料好、技术好、品质好的“宝宝专用”,迎合和满足了消费者对“舌尖上的安全”的利益诉求。“宝宝专用”还人为地赋予了商品某些特殊的、新奇的乃至神秘的力量,讨好了那些渴望孩子与众不同、出类拔萃的家长。“宝宝专用”通过无中生有、移花接木的符号炒作,让普通商品摇身一变、身价倍增。
在消费社会,商品除了满足衣食住行等实用性需要之外,还具有抽象的符号功能,即社会表现和社会竞争的功能。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消费的趣味与偏好是社会身份和社会认同再生产的工具;人们通常利用消费上的差异,来建构不同社会阶层的界限。一些家长热衷购买“宝宝专用”,不仅是为了彰显他们超越普通人的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也是为了炫耀他们的经济实力和“高人一等”的社会地位。
“宝宝专用”的背后,隐伏着家长们社会流动的希冀。不论是防止社会地位下滑,还是渴望“争上游”,抑或祈盼直线型上升不走弯路、不受挫折,孩子们的身上,承载着家长们的成功焦虑。不愿意拖孩子们后腿,千方百计地帮助孩子们“一步领先步步领先”,用心良苦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被商家们精准地拿捏住了。
在一个盛行符号互动的时代里,部分商家将“符号经济学”的商业忽悠发挥得淋漓尽致。“宝宝专用”违反了诚信原则,背离了《广告法》等制度规范,需要加强市场监管,需要戴上“紧箍咒”,而不是放任商家自弹自唱。对于消费者来说,只有拥有更加健康、成熟的消费文化,才不会被形形色色的符号炒作迷住双眼。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12月03日【丝路话语】动物园的狮子是否被虐待不该含混不清
- 2021年12月03日【丝路话语】职业标准来临,不是“束缚”而是“规范”
- 2021年12月02日【丝路话语】坚决担好上游责任使命
- 2021年12月02日【丝路话语】老年代步车不该成为一匹“脱缰”野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