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手机禁入校园 不让孩子中了手机的“毒”

 2021/02/01/ 19:46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舒圣祥

  舒圣祥

  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中小学生能不能带手机进校园,是该全面封禁还是合理引导,是刚性约束还是柔性管理,社会上一直争议不断。实际生活中,各学校在管理上或严或松,主要取决于学校和老师。不管吧,可能被认为是不负责任,学校秩序也难以维护;管严了,好像也不太好,屡屡产生社会争议。

  由教育部专门出台通知,大家不再争议了,学校也更好落实了,显然是一件好事。三年前,法国国民议会表决通过了关于禁止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法案。法国的这一方案,是总统马克龙的竞选承诺,法国教育部为此花了近一年时间来推动。学生使用手机问题,居然成为总统竞选话题,可见法国家长们对此问题同样很关注。

  数字化、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但对心智尚未成熟、自控力较差的中小学生来说,过早过多使用手机,恐怕还是坏处更多。纵观媒体对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苹果已故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以及其他科技大亨的有关报道,不难发现,富有的硅谷父母似乎更了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个人电脑的成瘾能力,对自己孩子使用科技产品的限制都很严格。

  从医学上讲,滥用手机会伤害孩子的视力,导致运动能力低下,以及睡眠障碍,进而影响生长发育。经常玩手机的孩子,患抑郁症的比例要更高。耽误学习就更不用说了,沉迷手机会分散课堂注意力,影响课间体育活动,长期满足于用手机拍题抄答案,还会慢慢丧失求知欲。沉迷手机的孩子,普遍对现实生活缺少兴趣。有些还会受到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的影响,甚至走向犯罪。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中小学时期是孩子重要习惯的养成阶段,好的习惯会伴其一生,坏的也会。如果说手机对孩子有“毒”,最毒之处就在于,沉迷上瘾的强大力量,会彻底击毁孩子的自律,使其成为手机的“奴隶”,而非生活的主人。

  据统计,12至17岁的法国青少年86%都有手机,在我国,这个比例应该也不低,特别是在城市。要让孩子免中手机之“毒”,仅仅教育部门发布禁令其实还不够。所有手机都是家长买的,家长爱孩子,但该不该让太小的孩子使用手机,值得斟酌。如果担心孩子没联系方式不安全,非智慧型手机或者智能手表等,也能解决问题。

  不让手机击毁孩子的自律,得从大人做起。有人自嘲,我们都成了“手机狗”,花几千块钱买了条拴狗链套在脖子上。过去是你使唤它,现在是它使唤你,不仅随叫随应,而且须臾不离。如果大人管不住自己,就很难管住一同生活的孩子。此外,既然不让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对于老师在校园中使用手机,特别是学生同样在场的场合,恐怕也有必要进行适度规范。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