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释放“二次号”不能“一放了之”

 2020/10/20/ 10:35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杨燕明

  杨燕明

  老用户停用、弃用手机号后,号码由运营商收回,空置一段时间再次投放市场,供新用户选择,这被称为“二次放号”。今年“十一”期间,北京某高校的在读研究生朱辉(化名)购火车票时遇到了麻烦。原因是12306购票平台显示,他的手机号已经被注册过。朱辉的遭遇并非个例,运营商二次放号,虽然有利于盘活通信资源,但却给新用户带来了各种问题。(10月19日《工人日报》)

  新换了一个手机号,不仅随时会接受到各种各样的骚扰电话,还经常会被提示“该手机号已注册”,若有这般遭遇,则证明你使用的就是运营商释放的“二次号”。“二次号”带来的麻烦与隐患,的确不胜枚举。对个体的正常生活也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尤其是互联网时代,“手机号”几乎等同于你在网络上的“身份证”,当这样的“身份证”留下过一些痕迹,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对用户的影响都是客观存在的。

  为何要释放“二次号”?运营商的回应基本上大同小异,无非是盘活通信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7月,工信部已分配50.13亿个码号资源用于公众移动通信业务。而按照通信号码的适用规则,通常达到理论容量的50%即意味着号码资源利用率接近饱和,需要扩容,而这也是“二次号”越来越多的原因。资源是有限的,重复利用资源,释放“二次号”从道理上来说,合情合理。

  但是,释放“二次号”资源也不能“一放了之”,而必须充分考虑用户的合理、合法权益。在网络上,有个类比屡屡被人提及——消费者入住酒店,酒店当然有义务保障客房的清洁、卫生,三个月空置期好比开窗通风,虽然有效但效果有限。这样的类比,其实也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运营商“二次放号”,不能只是等待三个月的空置期这么简单,而应有更进一步的作为。比如,更好地清除前机主的相关信息,包括其注册的银行卡、网络平台,等等。

  当然,对运营商来说,指望其一家就可以完成相关操作,那是不可能的。这就意味着一点,运营商可以释放“二次号”,但还是应该稳妥谨慎一点。同时,对运营商来说,或许也可以与银行、热门平台建立必要的合作机制,确保“二次号”的用户能正常使用手机号。更进一步来说,对很多网络平台、银行机构而言,也应该确保新用户的合法权益,让其可以更加自如地注销之前的网络痕迹。

  随着资源不断饱和,运营商释放“二次号”是大势所趋,但这不能“一放了之”,而必须做好相应的“配套服务”,这样的话,才能更好地维护“二次号”用户的合法权益。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